炎炎夏日,泳池成了不少市民避暑的好去处。然而,在尽享戏水带来的欢乐时,我们腰间的游泳圈是不是真的能够“圈”住安全呢?近日,记者走访了市区多家游泳馆,询问了不少带孩子前来游泳的家长,大家不约而同地表示,在选购游泳圈时最看重的是安全。但很少有人知道,这小小的游泳圈并不等同于救生圈,不属于救生设备。
日前,记者走访了市区多家售卖水上用品的商铺。记者看出,无论在大型超市、批发商业市场,还是在小商店,游泳圈大多数都存在产品信息不完整、外文说明看不懂、以次充好等问题。
在立交桥附近的一家大型连锁超市,记者看出,这里售卖的游泳圈为同一个品牌,外观花哨。产品信息除了整段的英文,还有法文、日文等充斥其中,从挤在中间的一行中文说明判断,这是在提醒游泳者要安全使用,但产品的其他标识信息一概缺失。工作人员对游泳圈的情况也不甚了解,她和记者说,这里的泳圈都是顾客选好后直接拿去付账,他们“并不清楚情况”。
在台江农贸市场的水上用品批发集中区,泳圈、泳衣、浮板等各种类型的产品琳琅满目,部分产品的价格甚至只有几元,前来拿货的零售商络绎不绝。记者看出,即使是同一种产品,标识也不一致。2个同称为“水晶圈”的游泳圈,虽然外观看似相差无几,一个标识内容相对完整,一个却什么信息都没有。
在省体育中心南门的多家体育用品店内,记者看到,这里出售的泳圈主要是充气泳圈和实心泳圈。充气泳圈种类较多,价格从15元到80元不等,实心泳圈种类比较单一,价格较贵。充气泳圈材质相对较薄,款式多为卡通动漫主题,大多数此类泳圈上都标注了“非救生器材”、“需成人监护使用”等警示标语,但对生产厂商、厂址、执行标准号等信息很少完整标出,许多实心泳圈上更无任何标识。
17日下午,记者带着2个分别从省体育中心和台江农贸市场购买的市面上常见的水晶游泳圈,来到福建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位于马尾区的儿童用品实验室。
拿到记者带来的2件样本,实验室工程师原伟首先将它们翻转过来,查看后面的产品信息,他指着1个黄色的游泳圈说:“这个样品的产品信息不全。”原伟介绍,消费者要快捷简单地辨别游泳圈的的优劣,可以通过看、摸、闻三步,一看厂名、厂址以及警示语等基础信息是否齐全;二摸游泳圈圈体材料是不是有一定的厚度;三闻圈体有没有异味。
在记者带来的黄色游泳圈上,厂家只在充气口处写了“仅供在浅水中使用”的字样,而另1个橙色泳圈的圈体上,品名、规格、需要注意的几点等则有标注。
当记者提到家长对游泳圈安全性的一致追求时,原伟认为,这是家长将游泳圈和救生圈相混淆而产生的认识误区。“这种误解可能是由于我国目前没有游泳圈的相关国家标准,无法对游泳圈进行科学规范的界定和归类。游泳圈这个名称,只是人们在经常使用中形成的一种习惯性叫法。”
对于游泳圈的“归属”,原伟解释说,在现行的国家认证标准中,类似游泳圈的界定是《国家玩具安全技术规范》的“水上玩具”这一项,即“充气或不可充气,能承载儿童体重并在浅水中游乐的器具”。而现行的国家救生圈的标准并不适合对游泳圈进行针对性的规范。
“这就是说,游泳圈实质上是属于水上玩具,只能在水上运动中起到辅助或保护作用。”原伟说,与作为救生设备的救生圈相比,游泳圈有重量轻、不容易抛掷、容易破损漏气、表面遇水就变得湿滑、难以抓握等问题。这些缺陷在意外发生时,不管是自救还是他救,都会造成致命危险。所以孩子在使用游泳圈的时候,大人必须在旁边监护,不要去深水区。另外必须要格外注意的是,游泳圈只要有一定的压力或者放置时间过长,就会有缓慢消气的现象,要随时充气。为避免发生意外,所有的充气游泳圈都不要充气过量或者充入高压气体。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网络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