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天气谨防“上火”!七大防火要点请牢记!

2024-01-04

  6月份以来,我区持续处于高温干旱天气,平均气温34℃,极端高温达40℃,区气象局累计发布各类高温预警提示7次,其中

  纵观历年夏季火灾特点,集中以易燃易爆危险品、电器、汽车、杂草堆垛等火灾为主,尤其是近期全国火灾事故的频繁发生,特别是当前辖区面临的持续极端高温天气,各类火灾隐患风险明显上升。

  持续高温天气,空调、冰箱、电风扇等用电设备大量增加,电器设备线路超负荷运转,发生短路着火等情况时有发生。不同程度的表现了夏季电气类火灾多发频发的季节特点,尤其是居民住宅及厂库房等场所,用电时间及用电量均处于高位超负荷运行。

  2.注意电器设备使用的过程中的通风、散热,防止因元器件受潮腐蚀或温度过高引发火灾;

  汽车电源线路老化发生短路,汽车超负荷装载,造成发动机温度上升,再加上天气酷热,发动机通风设备不好,从而会造成汽车自燃,气温升高对汽车火灾影响较为明显。

  3.不在车内存放和使用降温喷雾(其主要成分为“LPG”即液化石油气);不在仪表盘、手套箱等车内部位放置打火机、香水、空气清新剂等受热膨胀后容易爆炸引发火灾的物品。

  随着城市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各类施工工地也在逐渐增多。但是施工工地人员众多,木料堆场等易燃、可燃材料多,临时建筑也很多,火灾危险性也就随之增大。

  1.对施工现场的氧气瓶、乙炔瓶、装修用到的材料、油漆稀料等易燃易爆物品应严格加强管理,坚决避免直接放置在高温下暴晒,采取比较有效的遮挡措施,设置在通风、阴凉地点保存;

  2.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开展动火施工作业,严格遵守用火用电制度,牢记火灾事故的惨痛教训,将安全生产贯穿始终;

  3.加强施工现场人员的消防安全教育,避免遗留火种(乱扔烟头)等情况的发生。

  受高温天气影响,电动车电瓶极不稳定,容易引发自燃等现象发生,严禁私改私装电瓶。电瓶车充电引发火灾同样不在少数,教训不可谓不深。随着高温天气带来的持续影响,电动车火灾隐患同步提升,坚决杜绝电动车室内充电,应始终作为监督防范的重点。

  餐饮场所,人员密集、电气线路复杂,火灾隐患多。而厨房用火俨然已成为餐饮场所火灾高发的主要因素。

  1.要选用合格的燃气灶具、气瓶及配件,有条件的建议安装燃气自动报警、自动切断和熄火保护装置;

  4.使用燃气后应及时关闭管道和气瓶、灶具阀门开关,按时进行检查燃气胶管是否老化、松动;

  5.发现燃气泄漏时,要迅速切断气源,及时开窗通风,不要触动电源开关、使用明火或者在燃气泄漏现场拨打电话。

  生活中仍然有一些我们不在意的现象引发火灾,比如将放大镜、老花镜、球形玻璃体放置在窗台,形成聚光点,点燃可燃物引发火灾;使用蚊香、灭蚊器、花露水等防蚊药剂,不按要求操作遇明火引发火灾;夏季雷雨天气未做好防雷措施,不及时关掉电器开关等引发火灾。

  虽然上述现象在我辖区尚未有明确的案例教训,但是作为火灾风险隐患同样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引起重视,避免因一时疏忽造成生命财产损失。

  2.在驱蚊时,蚊香要放置在金属容器上,远离可燃物;灭蚊剂易燃易爆,要远离高温明火,切勿与电蚊拍一起使用。电蚊拍带电,避免触碰可燃气体;

  3.部分居民把电缆井作为临时仓库,堆放杂物,极易引发火灾。物业单位要每天开展防火巡查检查,及时有效地发现、整改火灾隐患和违法违规行为。

  目前,天然气在我区使用比较普遍,用气覆盖率达90%,基本覆盖全区居民住宅、餐饮、商场、酒店、单位食堂等需要生活用火的场所,在给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增加了泄漏爆炸的风险,通过近年来各地燃气爆炸事故来看,管道老化、人为疏忽等导致泄漏爆炸是此类事故发生的重要的因素,因此预防泄漏是防范此类事故发生的重中之重。

  1.使用完燃气后,务必同时关闭灶前燃气管道阀门和灶具开关,长时间不使用燃气时,应关闭燃气总阀门,确保安全;

  2.严格遵循燃气专用胶管等零部件常规使用的寿命,定期由燃气专业公司检查更换配套部件,严禁超期使用;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2023全球数字化的经济大会“新一代软件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论坛”在大兴区成功举办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