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和谐需要注意的几点】注意船舶安全!

2024-01-02

  为了让渔民、执法监管者、行业监管者、乡镇村属地管理者能进一步理解守则的具体内涵、内容、要求,特对每条守则进行释义。

  先抓安全,后抓生产。(渔船船主、渔船经营人应首先抓好安全生产措施,随后再抓生产经济效益。)

  先投保,后出船。(渔船所有人或经营人必须先为船员购买人身保险,渔船才能出船生产,建议同时购买渔船财产保险。)

  先保人,后保船。(遇上气象灾害、突发事故险情时,如船员面临高危风险,应果断弃船保人,船东船长必须要在先确保船员生命安全的前提下,才能开展渔船财产救助。)

  严禁超核定航区、超抗风等级航行。(渔船不得违反渔船证书证件上核定的航区、抗风等级出船作业。)

  严禁职务船员配备不齐。(渔船出船应依规定配备相应资格的职务船员,船员必须持有有效期内的船员证。)

  存在安全风险隐患的,一律停航整改。(船东船长日常应履行主体责任自行开展安全检查,存在安全风险隐患的应立即整改。执法监管和行业监管部门应加强巡查,监督船东船长整改完毕前不得出船。)

  1.渔船出船一定要做好船体结构安全检查,要格外的注意检查船体原来破损处、缝隙处的修补情况,降低渔船出船船体进水风险。

  2.做好渔船主机系统检查,预防主机故障。做好收网机等机械检查,预防收网机伤人。检查船体结构部件的稳固,防高空落物伤人。做好渔船号灯的检查,保证号灯正常显示。

  5.做好出船前全体人员安全培训,严防“超员超载超风级超航区”、不正确显示号灯等各类违反相关规定的行为导致安全事故。渔船不能违规载客出船,不能违规运输危化品、违禁品、走私货物出船。

  6.渔船要按时申报船舶检验,办齐各种证书、证件,船上人员应具备驾驶类、轮机类等相应资格证,要严格按照核定的捕捞场所和捕捞工具作业。

  1.渔船在航行时,驾驶员应集中精力、加强观察瞭望,使用安全航速,主动避让其他船舶,避免渔船碰撞。不得疲劳驾驶、酒后驾驶。

  2.渔船航行、作业、锚泊时应按要求正确显示号灯,按规定鸣防声号,准确表明自己船舶的状态。

  3.救生衣、救生圈等救生设备必须分布安放在伸手可取的便利位置,不能存放于杂物舱室等区域,防止渔船发生进水、碰撞、起火、爆炸等原因弃船逃生时来不及取用。救生筏要正确安放,每个船员要都懂得快速取用方法。救生衣、救生圈、救生筏配备数量要充足。船员临水作业时应穿好救生衣及防滑鞋具。

  1.渔船在港靠泊应安排人员值班,做好防火、防盗等措施。长期停靠时应将液化气瓶、油漆、燃油等各类易燃易爆物品搬离渔船上岸。

  2.渔船维护修补刷油漆、焊接作业时一定要做好防火防爆安全措施,严禁渔船在渔港加油船近处进行焊接等明火作业。

  4.渔船发生火灾后,如火势迅速急猛或有爆炸危险,应立即使用救生设备弃船逃生,远离失火船体和爆炸危险区域。

  5.渔船发生火灾后,如在能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船员可分工处置。一是驾驶操作人员应减速并改变方向,使失火部位转向下风,二是应安排船员应根据火灾源的不同,选择使用相应的灭火器材进行灭火,三是应安排船员应关闭火路蔓延通道,迅速转移火源附近的易燃易爆物,用水冷却火场周围舱壁和甲板。如船员身上衣服着火,应迅速脱下着火衣服,或就地打滚灭火,或利用就近水源灭火。

  1.渔业企业、船东、船长应履行主体责任,专门组织全体船员专门学习安全防护的基础知识,了解气象部门发布的预警信号的含义,并懂得通过手机上网查看、船载通导设备信息提示、收听气象信息等方式跟踪了解气象动态。

  2.渔船在水上要主动远离台风影响区域区域,不能为了经济利益“抢风头、赶风尾”冒险赴气象影响海域作业。

  3.渔船进港避风后,为保障人员安全,船上人员应撤离上岸。不得在气象警情解除前提前开船出船。

  4.气象影响期间,船长船员应通过手机上网等方式关注气象信息、大风大浪预警报信息、风暴潮灾害信息,同时,保持通讯畅通,按照本地区有关部门的通知和指挥尽快完成避风。

  5.渔船出现极为特殊情况(例如渔船突然损坏不能开动,暴风马上就要来临。)来不及进港避风的,应考虑弃船,立即报海上搜救中心等部门安排救援力量将船上人员尽快接回岸上。如由于气象恶劣等原因救援力量无法出动赶来救援的,渔船应在大风浪到来之前做好抗风相关准备工作,一是所有水密门、舷窗、舱口、通风口、天窗、出水口、锚链筒灯应加固或加盖,保持水密;二是要保障所有排水机械、管路、阀门、甲板排水门等应处在良好状态;三是调整物件位置,降低渔船重心提高稳定性,并固定各类活动物件;四是抓紧检查维护主机、舵、锚等设施设备;五是做好个人救生衣穿戴等措施。

  6.渔船发生意外事故险情,立即向附近的跟帮渔船寻求救助,并立即报告本地区渔政执法部门。按照就近、就快、高效原则,通过跟帮互救快速实现“渔船救渔船、渔民救渔民”,降低船员伤亡、失踪风险。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