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两个冤种想划船去北京被拦停后又有人在船来船往的运河玩水上漂

  视频地点位于京杭大运河主城区航道,一名水上运动爱好者在往来的船舶中穿行,时不时上演“追逐”船舶的危险动作,有些视频中甚至没有穿戴好救生衣。

  1月16日,潮新闻了解到,杭州市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队内河港航执法大队的执法队员关注到这一情况后,对视频中的水上运动爱好者进行了约谈,批评教育的同时对他擅自在航道内开展水上运动的行为作出罚款500元的处罚。

  1月16日,潮新闻记者联系上水上爱好者徐先生。他和记者说,这项运动叫无动力水翼,是一种独特的水上运动,通过人起伏摆动的动作将势能和动能转化为前进的动力。

  “我平时很喜欢有挑战的运动,曾经骑自行车从杭州出发,6天骑到北京,从2019年开始接触桨板,觉得很刺激,为了平衡有更高的提升,从去年开始转战更高难度的无动力水翼。”徐先生说,玩无动力水翼最终的目标是去海上冲浪,之前经过运河的时候看到水上巴士开过有浪花,想借这个浪进行滑行相关练习,“并不是去追船舶”。

  徐先生是一名中学体育老师,工作之余有玩水上滑板的爱好,也会在短视频平台做分享,目前已积累了超过1.6万的粉丝。

  “执法队对我进行科普后,我认识到在航道进行水上运动存在危险性,对于交通部门的处罚都是积极努力配合的。”徐先生自行剪辑了一段“未经批准不能在航道内开展水上运动”的宣传视频,在视频号中播出。

  徐先生和记者说,被罚后,他把自己当做反面教材和学生也科普了相应的管理规定,并在全国很多水上运动的爱好者群里进行提醒。

  1月16日,潮新闻记者也采访了杭州市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队内河港航执法大队中队长。

  翟队长和记者说,这样的行为比较危险,既影响到自身安全,也影响通航秩序,是不被允许的。

  “日常水上运动可前往经主管部门划定的水域,或参加经批准的水上活动。”翟队长表示,未经批准的情况下,不得擅自进入京杭大运河、上塘河、余杭塘河等航道内进行皮划艇、桨板、无动力水翼等水上运动,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事实上,类似事件偶有发生。“运河上玩水的行为相对较少,我们执法队员也对重点区域加强了巡逻。”翟队长说,对于未产生危害的行为一般是以口头警告为主,进行劝离。

  2023年2月,一则名为《两个大冤种从杭州沿京杭大运河划船去北京》的视频就在网上流传。

  一名up主跟朋友买了一艘充气船,穿上救生衣就从杭州三堡附近下水了,想沿着京杭大运河从杭州划到北京去。

  据运河边的监控显示,当天上午9点多他们下水后,12点不到划到了西湖文化广场附近。不过,在这里,他们就被交通执法队工作人员开着执法船拦截,上了执法船,被带回执法队进行安全教育。

  据了解,杭州亚运会的举办进一步点燃了市民的运动热情,各种围绕运河为主题的水上活动相继举办。仅2023年,内河港航执法大队辖区审批开展的皮划艇、赛艇、桨板等水上运动就有6次。

  航道就像公路,船舶交通流量大。以京杭运河市区段为例,作为国家骨干航道,目前平均每天大约有200艘船舶途经该航段,船舶通航密度大、靠离泊频繁。

  翟队长介绍,在审批后的水上活动中,主办方会采取配备救生艇、设置警示标志、实施交通维护等一系列的安全保障措施。同时,交通执法部门也会发布航行通告,采取临时水上交通管制措施,禁止无关船舶进入活动水域,通过现场巡查和非现场监控等方式来进行监管,为水上活动保驾护航。

  如果未经批准私自在航道内开展水上运动,就如同行人在流量密集的公路上随意穿行。船舶在航行中存在一定的盲角,桨板、皮划艇等一旦进入船舶盲角,极易发生人身安全事故。过往船舶在航行过程中会产生波浪,也易引起浪损事故。

  船舶航行过程中并不像车辆那样能及时“刹停”,如果出现险情,无法在短距离内让船舶停下来,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根据《浙江省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第三十五条 用于漂流、游乐等水上活动的竹筏、橡皮艇、摩托艇、水上自行车、脚踏船、水上气球等不得超越划定的水域范围活动。

  第五十七条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五条第一款规定,用于漂流、游乐等水上活动的竹筏、橡皮艇、摩托艇、水上自行车、脚踏船、水上气球等超越划定的水域范围活动的,由海事管理机构、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政府确定的负有水上活动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或者机构按照管理职责责令改正,对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人可以处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