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湾镇站被非机动车包围 市民乘3号线出入不便 还有消防隐患

  “地铁站门口电瓶车太多了,不仅影响乘客进出站,也有消防隐患啊。”市民王先生日前向解放日报·上观新闻“民声直通车”反映,其经常乘坐的3号线江湾镇地铁站门口常被电瓶车围堵,每次乘坐公交车换乘进入地铁站时,他总是要仔细在电瓶车堆中寻找一个可供人穿行的空间,要么就绕到较远的入口。他建议江湾镇站对于电瓶车停放进行管控,至少留出行人直行通道。

  2月26日和27日,记者连续前往3号线江湾镇站走访。江湾镇地铁站位于虹口区逸仙路仁德路路口南侧,车站总长度约为150米,共开放7个出入口。

  在逸仙路一侧,有长达100多米的连廊,可以遮风挡雨。早上7时30分,连廊内已停满了电瓶车,接下来抵达的乘客只能将电瓶车停到稍远的位置。从远处看,电瓶车大致停放成三排,车与车之间排列紧密。

  地铁站外侧是公交站,停放的电瓶车也给公交换乘3号线的乘客带来不便。“被电瓶车阻挡,下了车不能直接穿行进站,只能走到头绕行。”一名乘坐公交车换乘3号线的老年乘客说。

  大部分行人会走向南北两端的出入口乘坐地铁。在临近地铁2号出口处,路面设置了红白色栏杆阻碍非机动车通过,才得以空出约1.5米宽的空间供行人穿行。地面上原本有白漆划分了停车区域,但由于时间过久风吹日晒,部分停车区域画线已经模糊不清,因此,停车线外和盲道区域,几乎都被电瓶车和自行车挤占了。

  上午9时许,江湾镇站地铁口附近的各类非机动车已停放至约200米外的十字路口处。现场陆续有调度人员在搬运共享自行车,一名地铁站工作人员正挪开无障碍电梯出口处的电瓶车。他表示,站内巡视人员假如发现特别阻碍通行的停放情况,会帮助挪车摆放,但由于停放车辆过多,管理的效果有限。

  除了通行不便,还有乘客对消防隐患表示担心,“最近电瓶车着火的事情太多了,一旦地铁口的电瓶车着火,一下子烧起来怎么办?”记者在连廊四周寻找,未发现外部消防设施。王先生建议可以在连廊顶部增加消防喷淋头,做好应急措施准备。

  在上海,像江湾镇这样人口密集、非机动车辆停放需求大的站点并不是特例,停车乱象也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电瓶车“围堵”地铁口有解吗?

  解决停车乱象宜疏不宜堵,尽可能在离地铁站近的位置划出清晰的非机动车停车处,并设置停车提醒牌,加大地铁工作人员巡视强度。

  目前,江湾镇地铁站在早晚高峰时,不定期有工作人员会在地铁口附近巡视,保障地铁必要出入口、无障碍电梯出入口等不被堵死。江湾镇街道工作人员则表示,对于电瓶车停放相关的问题,将在今年第二季度重新规划非机动车停车区并进行边界线的粉刷;目前也已经与第三方管理公司做对接,对于共享自行车和其他非机动车进行停放巡视、管理等,尽可能保证出入口的畅行,其他相关举措还在商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