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沉船幸存者:天气热大人孩子都没穿救生衣

  “双龙号”上有三人与其关系要好,4日15时许,其中一名好友曾发过一条朋友圈,并附有多张船上留影。

  6月4日下午3时许,四川广元白龙湖上一艘载18人的游船翻沉,目前4人被救3人幸存,其余14人仍下落不明。昨日救援人员已确定沉船位置,初步判定已无生命迹象。目前,船上18人名单已确认,船上人员多为一家三口,这中间还包括6名儿童。有船上游客在出事前发了照片到朋友圈,这些图片显示,事发前船上没有人穿救生衣,这一点也得到幸存者的证实。

  6月 4日下午3时许,四川广元白龙湖上,一艘双层游船疑被强风掀翻,沉入湖中。距离事发地200米远的岸边,有目击者见状报警。随即,消防、急救、海事等大量救援人员赶到现场,并救出4人,其中3名获救者分别是杨东(男,29岁)、秦欢(男,27岁)、王明星(男,30岁),而1名小女孩被发现时浮在水面,有微弱呼吸,立即救起送医,但最终抢救无效不幸罹难。目前幸存者有不同程度的溺水、吸入性肺炎和急性应激障碍,但整体生命体征平稳。幸存者王明星称,发生意外事故时,他奋力自救,最终游到岸上,穿过树林后在公路边遇到路人,报警后获救。

  昨日晚间,广元利州区政府公布了船上人员名单,船上总共18人,都是当地人,有船主夫妇和4岁的孩子,还有五个家庭和一个单人。船上总共有6名儿童,年纪多在四五岁左右。除抢救无效死亡的一名,还有5名儿童下落不明。而五个家庭中的大人,都是二十七八岁,最大的才30岁。

  据了解,这五个家庭是朋友和同学关系,相约一块乘船游玩。原定大家游玩回来之后,晚上一起在三堆镇吃鱼。昨日,网上传出来游客在出事前拍的照片。站在船头,有小朋友们的合影,有一家三口温馨,还有很多妈妈抱着孩子的照片。

  根据利州政府通报,事发船只是广元市轮船公司“双龙号”游船,6月 4日中午12时许,从利州区三堆镇盐井溪码头出发,前往白龙湖小三峡景区游玩,下午在返航途经三堆镇飞凤村三组水域时,发生翻船事故。事发时,白龙湖水域突遇强烈阵风,船体偏右,船头朝下倾覆。

  昨日,有网友上传了一段视频,疑似“双龙号”翻船之前的最后画面。这段视频长约2分钟,画面中大雨滂沱,天色昏暗,巨大的水汽弥漫在湖面上,能见度极差。模糊中能看到湖中一艘双层游船缓慢地向前行驶。湖中水浪较大,能看到游船晃,而岸边上很多垂钓者都收拾行头准备撤离。最终,这艘游船被前方的岛屿遮挡,消失在画面中。据了解,此视频为垂钓者在白龙湖拍下,拍摄时间为6月 4日14点55分,不过官方尚未确认是事发游船。

  从视频及当地的气象记录能够正常的看到,事发时当地确实遭遇了。而在事发前,当地却是阳光明媚。从游客的朋友圈图片就能够正常的看到,当时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据幸存者称,中午时大概有34摄氏度左右,非常炎热。到下午2点左右,天气忽然发生明显的变化,并开始下雨,很多人到下层躲雨,而一阵狂风袭来,船迅速侧翻,回头再看第二眼时人和船就已不见了。

  北京青年报记者还注意到,游客所拍照片上,游船上的大人、小孩全部都没有穿救生衣。幸存者王明星称,由于天气炎热,大人们都没有穿戴船上的救生衣,只是让小孩子穿了,但是因为玩耍后闷热,小孩也陆续把救生衣脱掉了。

  据了解,游客上船必须穿戴救生衣是白龙湖景区的硬性规定,每艘游船上都配备有充足的救生衣、救生圈等,而游船上也贴有“乘客上船请穿好救生衣,请不要向水域抛撒垃圾”提示语。但真实的情况是,经常有游客不愿意穿戴救生衣。白龙湖景区工作人员对媒体称,按景区规定,每次出船前均要求乘客穿好救生衣,工作人员在确认安全后,才可出船。“但是开船之后,乘客因天气炎热或其他原因会自行脱掉救生衣,船员在驾驶舱内是无法监控到的”。

  幸存者王明星称,事发时他独自一个人呆在上层,随手拉起一件救生衣爬出去。半游半漂中,王明星被冲到了岸边的崖壁附近,水面上已经没有人,只有一些漂浮的救生衣。

  据当地湖泊管理局工作人员介绍,事发船只为私人所有,该船可以供散客乘坐或包船,大多数都用在湖面观光。据事发船主周丕强的弟弟介绍,自1997年,他与哥哥在白龙湖开船,1999年,他们花8万余元在广元造船公司买下“双龙号”,两人都有船舶驾驶证件,并且每年到海事局培训3次。据央视报道,周丕强是合法经营,目前正在办理由私人经营向公司化经营的运营模式转化。

  据了解,事发后武警消防、医疗卫生、应急救援等各方力量全力搜救失踪人员。水上联合搜救队每两小时派出一组、两艘快艇,对10公里长、平均宽度500米的水面及岸边进行不间断巡逻。截至6月5日12时,由海事、武警、四川省军区广元军分区、中国蓝天救援队等四个专业救援队组成的白龙湖沉船水面搜救组已出动各类搜救船舶480艘次,出动救援人员1100余人次。这是2006年以来,四川省最严重的水上交通事故。

  昨日事故现场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透露,昨日13时10分左右,搜救人员发现沉船主甲板,正式确认沉船位置。昨日10时20分,在沉船水域打捞出救生衣一件,11时50分,救援队采用强磁和水下图传系统,发现失事船体的栏杆、甲板和防挂轮胎。发现船体部件后,救援队现场进行了打点定位。之后,救援队进行了再次确认。13时10分发现了船体主甲板,确定了沉船位置。目前搜救工作仍在继续,救援指挥部正制定下一步打捞方案。

  6月5日凌晨2点,中国蓝天救援队四川队的救援队员在白龙湖展开水深测量,为蛙人下水做准备。根据测量结果,此次救援点水深最浅65米,最深85米,水下地形是一个斜坡并有石头。由于环境限制,且没办法提供所需气体,蛙人下潜安全深度一般不超过50米,最深不超过75米,水下最深位置已超过安全下潜深度,为保障救援人员生命安全,需要水下机器人下水协助救援。

  水下机器人昨日6点从南京出发,预计24小时左右到达救援现场。待机器人到达后,救援队员将根据机器人拍摄的水下高清画面展开救援,不仅能看到水下环境,还能看到沉船角度、被困人员等重要信息。同时,救援指挥部也与事发地水库取得联系,不排除采用开闸降水位的方式为救援提供便利。

  截至5日下午6时,白龙湖沉船事件已逝去了27个小时,目前仍有14人下落不明。5日中午,经过搜救队员多方搜寻,已经确定了沉船的具置,目前搜救队已对船体进行了固定,等待机器人到达后实施打捞。目前,3名溺水病人生命体征平稳,暂无生命危险。

  记者了解到,事发船只名为“双龙号”,此船的负责人为周丕强。事发时,周丕强一家三口全在船上,包括一个4岁的小孩。

  用作临时救援的另一艘客船的船主和记者说,周丕强早在1997年白龙湖形成时就在湖上开船,跟他一起开船的还有他的弟弟周丕东。1999年,兄弟俩就自己买了一艘船开始经营,也就是如今沉没的“双龙号”。直到2001年,周丕东自己又买了一艘船,取名为“兴龙号”,兄弟俩这才分开经营。“他那是个小船,最多只能载40个人,不

  “终于找到了!”5日上午11时40分许,搜救水面上传来一阵高呼声。经过几支专业救援队的不断搜索,利用声呐、水下成像等仪器,最终确定了沉船的具置。通过水下成像查看到船体垂直插入泥土中,还能够很清楚地看到船的甲板、栏杆、防撞轮胎等。船距水面65.1米,而对于船舱内的情况就看得不是很清楚。由于淹没时间较久,目前船内的游客生命迹象几乎全无。

  负责搜救的蓝天救援队队员张鸿福和记者说,中午发现沉船后就立即进行了固定,下午再次固定,并对水速进行了测定。经过测定,水下不同深度,水有不一样速像我们这个,载的人比他的多。”这位船主告诉记者。

  出事的水域名为张家湾,此处湖面面积较广,因四面有山沟,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四面来风的地形,平时这里的风就比别的地方大。“正常的情况下,我们行船走到此处都会感觉要困难一些。”该船主和记者说,“同样是因为风大,前几年这片水域还发生过一起货船翻沉的事故。”

  这位船主透露,周丕强除了这个4岁的儿子外,还有一个大女儿,在读初中,没有随行跟他们上船,这才躲过一劫。他还透露,周丕强平时行船的时候给人的感觉就是比较大胆。他回忆,当时突然狂风大作,据称依据气象部门的测试,当时的瞬时风速达到了12级。由于风来得太突然,四面的风在这片水域上就形成了一个类似龙卷风的状态。别说是周丕强的小船,就连他们的大船都难免倾覆。

  知情人透露,白龙湖共有7艘游船、3艘游艇,之前都是船主自主经营,今年开始所有的船都挂靠到一个名为广元市轮船公司的名下。船主反映,归到公司名下后,他们每年都要给公司交一大笔的钱。度的流速,而且越往下流速越快。“虽然湖的表面看起来风平浪静,下面实则波涛汹涌。”张鸿福说。

  5日晚上9时40分左右,广元市利州区宣传部通报称,目前,救援指挥部研究制定了两套方案,一是蓝天专业救援队已于5日8时从上海向现场运送水下救援机器人,预计6日13时到达现场;救援机器人操作工程师已从天津赶赴杭州准备相关设备,预计6日18时到达现场,采取破仓捞人再捞船的方式实施打捞。二是为防止破仓遗体漂移或不上浮,采取整体打捞方式,先将失事船只整体提升到水下20至30米处,然后潜水搜救,已协调从重庆运送相关设备,目前搜救队伍继续在湖面加强巡查工作。

  游客杨东(29岁,生还)、妻子陈玲(31岁)、女儿杨诗雨(4岁)(广元利州区三堆镇人)

  游客赵斌(30岁)、妻子魏佳佳(30岁)、女儿赵其萱(3岁)(广元利州区三堆镇人)

  游客胡大国(30岁)、妻子余敏(29岁)、女儿胡艺(5岁)(广元利州区三堆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