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最低的碳捕获系统出现了 只需39美元每吨!

  根据比尔-盖茨在他的气候书中所说,全球范围内,工业生产过程占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31%,发电占27%。两者都是使用和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产生的温室气体。

  因此,在二氧化碳漂浮到大气中之前,将其捕获是减缓全球变暖的关键因素。即可以在发电厂和工厂(包括钢铁制造设施等)排放二氧化碳时进行捕捉,这种技术被称作碳捕集技术。

  2022年4月,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了其第三工作组报告,重点是缓解气候变化。在概述的排放限制措施中,碳捕获和储存被列为实现净零排放的必要途径,特别是在钢铁和化工生产等难以脱碳的行业。

  过去10年里,虽然碳捕获技术取得了不少创新和改进,新的碳捕获过程可节省更多能源,但鉴于成本高昂,碳捕获技术一直未曾腾飞。

  不过,一直有不少科学家在致力于降低碳捕获技术成本,并为收集的二氧化碳找到其他用武之地。

  最近,美国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Pacific Northwest National Lab ,PNNL)的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创纪录的低价碳捕获方法,采用新技术后,每吨碳捕获成本降至39美元,被同行评议的科学杂志称为“最便宜”的碳捕集技术。

  以采用直接碳捕获技术为例,即直接在空气中吸走存在的二氧化碳。这个成本可能为每吨200美元或更多,像瑞士ClimeWorks公司就正致力于这项技术。如果从烟气中捕获二氧化碳,则平均成本在46美元每吨。

  更重要的是,在工业流程中,如制造钢铁、水泥、化肥、纸浆和造纸以及生物能源,都可以通过这种新技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尤其是未来在绿色水泥和钢铁制造中的使用。

  PNNL的技术使用了溶剂化学,从源头上清除二氧化碳,而不是从空气中吸走它。

  当气体从发电厂或工厂出来时,就会马上被输送到一个非常大的房间。同时,一种液体从房间的顶部喷下来。气体上升,液体下降,两种物质混合。经过处理的气体从房间顶部离开,含有二氧化碳的液体被吸走。

  之后,该液体被加热,直到二氧化碳作为气体被释放。释放后的二氧化碳被压缩并储存运输到其他地方。剩余的液体,在去除二氧化碳气体后,被冷却并送回该过程的第一阶段。

  PNNL系统比其他碳捕集系统便宜的原因在于,它是在2%的水中运行,而不是多达70%的水,这是以前类似碳捕集技术的瓶颈所在。

  通常,加热水需要很长的时间和大量的能源。这就像在平底锅上加热油与煮沸的水,油的温度上升得更快。因此,PNNL系统采用这个原理,用类似于油的东西取代了水。在系统中去除水后,整个碳捕集过程变得更加便宜。

  不过,即使有这种创新,碳捕捉系统也需要大量的能源,主要来自于连接碳捕集系统的发电厂。

  一个已安装的碳捕集机将使用发电厂产生的多达30%的能量来去除90%的二氧化碳。这被称为碳捕集技术的 寄生负荷。为了恢复全部能源能力,发电厂将不得不燃烧更多的能源。

  目前,这项技术由美国能源部和SoCalGas(一家天然气分销公司)各出资一半来资助研究,大约为120万美元。

  通常,这些碳捕集系统是非常昂贵的,在一个电力反应堆上安装一个将花费7.5亿美元。因此,如果没有严格的政府授权或财政激励,发电厂或工厂主运营商一般不会花这笔钱。

  为了使这项技术在经济上更有吸引力,PNNL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个较小的模块化反应器,该反应器将把碳捕集系统中1%到2%的溶剂泵入另一个较小的模块化反应器,并利用它来制造公司可以销售的产品,比如甲醇、甲烷或其他类型的碳酸盐产品。

  图说:步入式通风柜内装有碳捕获和转化系统,可以简单有效地去除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在通风柜的左侧,气体排放物被引导通过一个圆柱形容器,其中包含一种能够与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的溶剂。在右侧,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

  用二氧化碳来制造甲醇并不新鲜,但是在一个连续流动的系统中捕获碳,然后将其转化为甲醇,是非常难得的。传统上,捕获和转化作为两个不同的步骤发生,由每个过程独特的、通常是非互补的化学成分分开。

  以甲醇为例,作为现存产量最高的化学品之一,被称为“平台材料”,其用途广泛,是人类制造的第三或第四大化学品。目前甲醇被用于数百种普通产品,包括塑料、油漆、汽车零部件和建筑材料。它还可以成为卡车、公共汽车、船舶、燃料电池、锅炉和炉灶的能源来源。

  如果碳捕集装置能同步生产甲醇并出售,能提供经济来源,从而可以降低捕获二氧化碳的成本。目前市面上,每加仑甲醇售价为1.2美元,生产20加仑甲醇可以消耗一吨的二氧化碳。

  专家表示,如果我们能够用二氧化碳衍生的甲醇取代化石生产的甲醇,这可以成为制造燃料和化学品的负碳化学方法之一。

  目前,中国的绿色甲醇技术也比较成熟,主要采用的是煤制甲醇,尤其在山西,作为焦炭生产省份,焦化总产能约1.4亿吨,可以制取绿色甲醇约1400万吨,消纳二氧化碳超1200万吨。

  虽然制取甲醇过程中消耗了二氧化碳,但它还需要氢气,而氢气本身需要能量来生产。不过,中国南方科技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刘科认为,在煤制甲醇的应用场景中,氢气可以由可再生能源来制造,如太阳能和风能,同时副产氧气供煤气化用,就能够解决很多排放问题。

  在PNNL系统中,除去一部分被用来制作甲醇的二氧化碳外,其余的将被封存。一般来说,封存二氧化碳比捕获它要便宜得多。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报告,美国一半以上的二氧化碳封存成本低于每吨10美元。

  方法是将二氧化碳注入地球地下830米的玄武岩处,几年之后,二氧化碳气体会与岩石发生反应,转化为一种稳定的碳酸盐固体,永久地储存在地下。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ADNOC)9月6日发布信息,将开发中东和北非地区最大的碳捕获项目之一。这家阿联酋国营能源公司表示,哈布尚碳捕集、利用和封存项目将能够在地下深处的地质构造中捕获并永久储存每年多达150万吨的二氧化碳。该项目将由ADNOCGas公司建造,运营和维护,将包括Habshan天然气加工厂的

  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ADNOC)于近日宣布一个最终投资决策,将开发一个项目来提高碳捕获能力。根据ADNOC的声明,该项目旨在从Habshan天然气田每年捕获150万吨二氧化碳。这个项目将采用一种称为提高石油采收率的技术,将被捕获的二氧化碳气体注入油田以增加产量。同时,这些二氧化碳也将永久储存于地下

  据路透社报道,德国主要工业企业敦促总理奥拉夫·朔尔茨政府在今年年底前宣布其碳捕获和储存(CCS)战略。在过去几年中,CCS不仅在德国,而且在全世界都受到了批评,认为该技术的商业可行性有限,而且实际上导致了化石燃料的长期使用。2012年,德国颁布了一项法律,限制CCS的使用,赋予联邦各州否决权

  近日,河钢集团舞钢公司一批加钒铬钼钢板成功交付国外客户,将应用于世界上最大的碳捕获项目——美国路易斯安纳州DarrowBlue(达罗蓝色能源)项目的关键设备制造。该批钢板各项性能全部通过法国船级社和客户认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河钢全面推进技术升级,不断加大研发力度,大力拓展市场空间。舞钢积

  挪威的碳捕获公司AkerCarbonCapture近日宣布与沙特阿美达成合作协议,旨在探索在沙特阿拉伯部署碳捕获、利用和封存(CCUS)以及工业模块化解决方案的机会。根据双方签署的谅解备忘录,AkerCarbonCapture将提供模块化碳捕获厂和售后服务,专注于通过CCUS技术减少和消除工业和能源领域的碳排放。此外,双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据油气新闻网6月11日报道,欧盟委员会表示,该委员会正在制定计划,以加快对捕获和储存二氧化碳排放的投资。由于欧盟正准备到2050年将其温室气体净排放量削减至零。在一项关于该计划的公众咨询中,欧盟委员会表示,由于开发储存地点的高成本等因素,用于捕获和储存二氧化碳的地下

  4月21日报道,根据一份“联盟”计划草案,欧盟和挪威旨在共同开发基础设施,以捕获和储存二氧化碳,并扩大欧洲的可再生氢生产。该计划将于周一(4月24日)在比利时奥斯坦德举行的欧洲国家领导人和能源部长峰会上宣布,会议的重点将是使北海成为海上可再生能源和清洁工业技术的引擎。据路透社看到的一份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冰岛碳封存公司Carbfix公司新的碳捕获与储存(CCS)示范厂现已在ON电力公司的Nesjavellir地热发电厂开始运行。CCS示范厂可以捕获地热电厂排放的所有二氧化硫和98%的二氧化碳,并将其注入到电厂注入点地下的玄武岩中。示范厂的年捕获能力约为3000吨二氧化碳和1000吨二氧化硫,相当于

  碳捕获、封存与利用(CCUS)是通过从源头或从大气中去除二氧化碳来减少碳排放,并将捕集到的二氧化碳储存起来或利用的一种方法。据国际能源署(IEA)预测,在未来的50年内,通过使用CCUS技术改造现有的发电厂和工厂,可减排6000亿吨CO2,相当于目前年排放量的17倍。CCUS技术的大规模应用不仅可以大幅度

  据世界石油网3月13日报道,英国财政大臣杰里米·亨特将在下周的预算中宣布200亿英镑(240亿美元)用于未来20年的国内碳捕获项目,因为英国寻求实现净零目标并刺激绿色就业。亨特在一份电子邮件声明中说:“是时候重新启动清洁能源了。”该声明还透露了推动英国核能发电的计划。他说,这些措施将“有助于

  应对气候危机需要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但在短期内不太可能充分减少化石燃料和碳排放,科学家提出我们还需要从空气中清除一些碳排放。如何清除?大自然可以做到一部分,例如,森林和海洋是宝贵的碳汇——但速度还不足以跟上人类的碳排放。因此,我们需要转向技术来解决。一种方法是直接在源头捕获碳污染

  北极星电力软件网获悉,1月12日,湖北省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公示,自2024年3月1日起执行。其中提到,本省行政区域内年温室气体排放达到1.3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工业企业,应当列入本省重点排放单位名录,并实行碳排放配额管理。工业企业连续二年温室气体排放低于1.3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非工业企业

  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印发《广东省2023年度碳排放配额分配方案》,2023年度纳入碳排放管理和交易范围的行业企业分别是水泥、钢铁、石化、造纸、民航、陶瓷(建筑、卫生)、交通(港口)和数据中心八个行业企业。广东省2023年度碳排放配额分配方案根据《广东省碳排放管理试行办法》要求,为做好我省2023年度

  1月10日下午,南京环境集团与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举行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总经理、党委副书记何昌福,市城建集团总经理、党委副书记龚成林,市城建集团党委委员朱明的共同见证下,双方代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领导、代表首先参观了“智慧城建云控中心”,听取智慧城市系

  国务院总理李强1月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政策举措,审议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指导意见,听取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汇报,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修正草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草案)》,审议通过《碳

  1月1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文件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为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奠定基础。坚持先立后破,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确保能源安全。重点控制煤炭等化石能源消费,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北极星环保网获悉,新华社发布《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意见指出,到2027年,绿色低碳发展深入推进,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国家生态安全有效保障,生态环境治

  近日,江苏省市场监管局公布了2024年省级质量认证创新试点示范项目名单,无锡市的“输配电行业碳足迹认证”项目入选。碳足迹就是一件产品从原料开采、生产制造、运输使用到废弃或回收利用,全生命周期中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而碳足迹标识就是对碳足迹评价的认证。在我国全部碳排放来源中,电力排放占到35

  近日,通化市人民政府印发《通化市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出,“十四五”期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优化取得明显进展,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升,新能源产业得到有效开发,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构建,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被公众普遍接受。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6%以上,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

  1月9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自治区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先行先试工作方案及2024年工作要点》,其中提到,建立体现源头减碳、过程降碳、末端固碳全过程的碳排放双控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制度,将能源活动碳排放量、工业生产过程碳排放量、碳减排工程减排量、生态系统固碳量等统一纳入对盟

  记者9日从中新天津生态城获悉,近日,经北方大数据交易中心批准登记,全国首笔应对欧盟“碳关税”的数据产品在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完成线日起,全球首个“碳关税”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启动试运行。依据CBAM规定,欧盟对从境外进口的特定产品要额外征收碳边境调节费用,产品

  1月9日,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印发自治区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先行先试工作方案及2024年工作要点的通知。“十四五”时期,优化完善能耗总量和强度调控政策,夯实碳排放统计核算工作基础,建立符合自治区实际、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方法制度,推动构建碳排放双控核心制度体系和配套政策体系,初步形

  碳捕获、封存与利用(CCUS)是通过从源头或从大气中去除二氧化碳来减少碳排放,并将捕集到的二氧化碳储存起来或利用的一种方法。据国际能源署(IEA)预测,在未来的50年内,通过使用CCUS技术改造现有的发电厂和工厂,可减排6000亿吨CO2,相当于目前年排放量的17倍。CCUS技术的大规模应用不仅可以大幅度

  应对气候危机需要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但在短期内不太可能充分减少化石燃料和碳排放,科学家提出我们还需要从空气中清除一些碳排放。如何清除?大自然可以做到一部分,例如,森林和海洋是宝贵的碳汇——但速度还不足以跟上人类的碳排放。因此,我们需要转向技术来解决。一种方法是直接在源头捕获碳污染

  据管道天然气杂志网3月7日报道,油田服务提供商贝克休斯公司(BakerHughesCo.)周二表示,将与合成燃料制造商HIFGlobal合作开发二氧化碳直接空气捕获(DAC)技术。贝克休斯表示,该合作伙伴计划测试MosaicMaterials技术,以加速DAC的商业规模部署。合成燃料(eFuel)是通过将从大气中提取的二氧化碳与

  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12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称,批准11亿欧元丹麦国家援助计划。该项援助将主要用于支持丹麦碳捕获和封存技术,帮助丹麦实现气候目标,进而助力欧盟实现“欧洲绿色协议”下的战略目标,特别是205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4月21日,波音公司宣布支持耶鲁大学自然碳捕获中心的一项雄心勃勃的计划,该计划旨在通过科学研究和以解决方案为导向的创新计划来应对气候变化。这项为期五年、价值1000万美元的承诺将资助大规模碳捕集的研究方法。气候变化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挑战之一,在波音公司,我们相信我

  3月,欧洲政策研究中心发布研究文章,探讨欧盟为实现零碳排放目标可能的政策选择。文章概述了现有的政策举措,探讨了欧盟扩大零碳排放部署范围的政策选择以及与现有气候政策的相互作用机制。文章称,尽管欧盟政策制定者最近才逐渐关注零碳排放技术,但全球范围内已提出或实施了许多相关政策。通过对现

  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现在美国使用的大部分甲烷都是从地下抽上来的。但一项新研究发现,从废弃的二氧化碳中制造甲烷不仅可以减少碳排放并提供一种用途广泛的燃料,还可以有效降低碳捕获的成本。据报道,美国能源部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PacificNorthwestNationalLaboratory,简称PNNL)的研究人员正在努力使碳捕获成本更低,他们已经开发出一种将捕捉的二氧化碳(CO2)转化为甲烷的方法。

  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碳捕集工厂将很快在冰岛运行。Climeworks,一家在全球拥有14个可以在空气中直接捕集二氧化碳(DAC)设施的公司,将于9月8日在冰岛Hellisheidi启动世界上最大的DAC设施Orca。Climeworks表示,Orca估计每年可捕集4000的二氧化碳,并在未来4年内将二氧化碳去除能力扩大80倍。Climeworks已经在欧洲大陆建立了较小的、不那么复杂的工厂,这些工厂每年从空气中提取数百吨二氧化碳。

  德鲁伊特指出,碳捕获技术需要具备财务可行性,捕获和储存二氧化碳需要大型地质结构,同时运输排放物也十分复杂且成本高昂。

  过去十年来,CCUS技术的应用迅速扩大,不过,这仍不足以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有意义的影响,因为,要实现“巴黎协定”的目标,可能需要全球碳捕获能力达到每年10亿吨,这或将会为早期行动者带来重大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