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船舶导航通信设施产业的发展

  文章从我国的船舶导航通信设施自举配套率很低的现状找出根源是我国的船舶导航通信设施生产企业规模小、研发低、成本高、产出少,提出根据公司的理念和区域优势,采用相互持股、控股或收购的方式,建立产业集团和国家政策支持的我国船舶导航通信设施产业高质量发展思路,使我国的船舶导航通信设施早日引领世界。

  前言:船舶通信导航设备主要指船舶驾驶台上的用于船舶导航及其与外部通信的设备。一般来说包括GPS/北斗卫星定位设备、罗经(陀螺罗经,光钎罗经,卫星罗经,磁罗经)、ARPA雷达、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自动舵,计程仪、测深仪,风向风速仪、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ECS或ECDIS);中高频DSC电台、INMARSAT C(卫星C站)、LRIT(远程识别系统)、SSAS(船舶安保系统)、NDBP(窄带印字电报)、甚高频DSC电台、航警仪(518)、气象传真机、EPIRB(卫星示位标)、SART(雷达应答器、AIS应答器)、救生艇/筏用双向无线电话(TWO WAY)、桥楼值班报警系统(BNWAS)、VDR(航行数据记录仪)、卫星通信网络(VSAT),卫星电视和卫星电话。这些设备集成为船舶驾控台,好比人体头部,构成了船舶重要的指挥操作系统。

  我国的船舶导航通信设施的研发生产在民用上起步比较晚,20年前一直多是沿用欧美、日韩的设备。近些年在国家对信息安全的重视和关键技术的攻关,据统计相关企业和院所已完成综合船桥系统关键技术探讨研究,初步掌握综合船桥系统集成设计技术; 罗经 、计程仪、测深仪、风速风向仪、航行数据记录仪等设备研发技术水平与欧、日较近了;ARPA雷达、 电子海图 显示与信息系统等设备研发技术水平相当于欧、日上世纪九十年代左右水平; GPS 、DGPS、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全球海难呼救安全系统( GMDSS )、卫星通信系统、 气象传真 机、中高频甚高频无线电话、航警 接收机 等设备开展了关键技术探讨研究,初步掌握了部分产品的核心技术。

  我国的船舶导航通信设施的生产厂商多分布于长三角,珠三角,渤海湾及重庆与东北的老工业基地的地方。位于长三角,珠三角,渤海湾的多为非公有制企业,企业规模小,研发投入少,生产自动化程度低,配套产品门类少,营销成本高,售后服务网络不健全;位于重庆与东北的老工业基地的地方的企业多有军工和国企背景,但受体质所限,也是多研发生产一些单一的导航通信产品,在产品设计和性价比上也难以取得好的市场竞争力。目前我国虽然有大大小小很多的船舶通信导航设备研发生产厂商,但研发生产成套的船舶通信导航设备的厂家基本上没有,不能形成较强的市场竞争力走进船舶设计院和船厂,去赢得船东和船员的信赖,因此目前我国船舶导航通信设施的自主设备配套率很低,所建造的国际航行甚至沿海航行的船舶上船舶导航通信设施几乎全部被欧美尤其日本的产品占领,这对国家的信息数据安全及中国制造大国的形象都有损吧,也让国家的外汇流失不少。如何改变这种窘状,让我国的船舶导航通信设施更早的跻身世界呢?

  我国的船舶导航通信设施研发生产企业虽小,但也五脏俱全,都建有行政、体系及产品认证、采购、研发、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等部门。由于企业的规模小,研发生产量不大,需要采购的原材料器件也不多,采购的成本比较高;销售和售后服务也需要全国甚至全世界主要港口分布,销售人员到处出差推广产品,走访设计院和船厂,经销商等,营销的成本也很高;公司的体系审核和产品的认证也需要面对各船级社,成本也是一笔开销,因此企业的经济效益也不会好的。企业的实力不足,抗风险能力较弱,导致企业很难招聘到和留住好的研发生产等人才,也很难与院校及科研院所进行合作,来提升产品的性能,因此产品怎在中低端徘徊,难以被市场接受。

  如何快递提升我国的船舶导航通信产品的性能,赶超欧日呢?现在国家号召企业并购重组、优势互补、协同发展、提升国内和国际市场综合竞争力,中国远洋和中国海运、中船集团与中船重工这样的大国企为越来越好的参与国际竞争都重组了。我认为我国船舶导航通信设施的生产企业也需要在产业融合及企业的规模上有所突破,各相关的能配套的船舶导航通信企业,要有振兴民族船舶导航通信设施的责任,根据其企业的理念和区域优势,采用相互持股、控股或收购的方式,建立产业集团,使用统一的品牌和标识,增强企业的实力和形象。各相关的能配套的船舶导航通信企业成为该集团的事业部,财务上仍实行独立核算,但在人才,研发,采购,销售售后及认证审核方面由集团统一管理。

  集团根据其战略及各事业部的实际,制定研发规划和招聘研发人才,能吸引招聘到更好的人才,也能较容易与院校及科研院所合作在关键领域和设备上作研发攻关;集团从船舶整体配套的角度整合各事业部产品,提升产品的通用性与集成性,增强原材料以及器件的使用效率,减少电子污染,降低生产所带来的成本;实行规模化生产,提升生产的自动化程度。根据他们的生产情况,实行统一采购原材料以及器件,巨大的采购量将大大降低采购成本;集团实行一套质量体系覆盖各事业部,各事业部生产的产品由集团统一申请质量认证和产品证书,能节省体系及认证的人员和费用;集团建立一支全面的营销售后服务队伍,以船舶导航通信设施集成商的姿态开展市场推广,走访经销商,设计院和船厂船东,建立售后服务网络,来统一销售售后各事业部的产品,这样销售效果将会更好,销售售后的费用将大幅度的降低。集团统一领导研发攻关,各事业部精于生产,又有强大的销售售后,出现高精端产品、超高的性价比的品牌产品那就指日可待了。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政府的政策支持。企业的成本大幅度的降低了,产品的质量及性能极大的提升了,市场推广的力度大大增强了,产品慢慢的被市场接受了,但如果有政府出台相关的激励政策,让船舶优先选用国产的导航通信设施,那我国的船舶导航通信设施将会早日腾飞,走向世界。早些年国家针对渔船和内河沿海船舶的管理,我国交通部渔业部门及海事部门出台过渔业船舶强制安装北斗和内河沿海船舶强制安装B级AIS和船舶电子海图的政策及补助措施,使我国的北斗定位通信和B级AIS,电子海图产业获得快速的发展和提升。

  我国的内河船舶和沿海船舶船员的英文基础不高,一般难以使用国外的纯英文设备,他们也非常希望有替代的国产设备,其次这些船舶航行的时间一般都不长,即使国产设备故障,其国内港口售后服务网络比较健全,也能通过远程给与技术指导来解决故障,没什么后顾之忧的。因此对于我国船舶导航通信设施产业,国家的相关政府部门是否也能采用相应的措施和补助政策,先对我国的船舶导航通信设施的企业尤其产业集团在科技攻关,产品研制及税收上给与政策激励与资金支持,为我国船舶导航通信设施产业提供坚强后盾。其次出台政策先在我国的内河船舶上鼓励引导船东选购国产的船舶导航设备,并给与一定的补助,待内河船舶的推广取得一定成效后再在国内沿海航行的船舶上鼓励引导船东选购国产的船舶导航设备并给与相应的补助。如果这些船舶都逐渐新装或换装上国产的导航通信设施,中国的市场就比较大了,这样国产的船舶导航设备就将有更好的发展强劲,如此良性循环,企业就能有更多的资金实力研发生产更好的船舶导航设备,走出国门,建立健全售后服务网络。国产的船舶导航通信设施在语言、操作、售后及安全上将能为船舶船东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为国家节省更多的外汇。条件成熟时再出台政策鼓励引导国际航行船舶船东选购国产的船舶导航设备并给与相应的补助,这样我国的船舶导航设备就能快速的走向世界,也将中国智造带向世界。

  结束语:中国是一个航运大国,也是一个航运船舶建造大国,但中国的船舶配套尤其船舶导航通信设施的配套业还很低,在国家信息安全和关键技术方面也面临着掐脖子的危险。2021年中国上海国际海事展览即将在上海开展,我们政府、企业、科研院所,设计院、船东船厂甚至船员又将纷纷参展,我们在参展的同时,需要在政策、企业理念、科研、资金、市场等方面做更多的交流和筹划,发挥我们的祖国制度的优越性,研制出和展示出我国自举的更高精端的船舶导航通信设施配套产品,使它们早日配套到我国建造的所有船舶上,早日去引领世界。

  钱华忠手机/微信:。1992年上海海运学院(现上海海事大学)航海专业学习,毕业后从事船舶远洋船舶驾驶。2000年上海海运学院(现上海海事大学)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专业研究生学习,2003年毕业后从事海事船员管理,船舶设备营销及船舶安全检验等工作。

  【转载】请后台留言或电邮投稿,主题格式为【投稿】+文章标题,发送至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