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船712所获船级社国内首个船用SOFC原理认证

  10月24日,中国船舶712所获得中国船级社(CCS)颁发的“船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以下简称SOFC)发电系统原理认可证书”。这是国内首次船用SOFC发电系统原理认可,是SOFC实现船舶应用的里程碑,标志着该系列新产品在船舶领域的应用迈出了关键的一步,起到了行业示范引领作用。

  船用SOFC发电系统具有燃料适应性广、发电效率高、热电联供效率高、寿命长、不使用贵金属铂、运行安静等特性,可在不改变现有船用燃料补给保障与基础设施前提下,实现船舶节能减排达50%以上,有效提升我国绿色船舶建设与领域竞争力,已受到国际多家船舶集团广泛关注,国际相关研究已进入百千瓦级至兆瓦级商业示范应用阶段。

  取证过程中,中国船级社武汉分社就该船用SOFC发电系统在系统原理、结构/电气图、工艺流程、风险评估、试验大纲及报告等方面,与我所燃料电池团队人员进行过多次深入交流和验证。最终经严格评审,确认研制的船用SOFC发电系统全部符合《船舶应用燃料电池发电装置指南》及CCS相关入级规范和技术方面的要求,并充分肯定了我所在船用SOFC发电系统领域的技术实力和实践成果。

  后续,中国船将专注船用SOFC发电系统产品调试和船用适配性工作,为该发电系统实船示范验证和商业运营提供技术支撑,全面助力我国航运业双碳目标实现。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加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意味着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属于原本的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1月15日,海口市发改委发布关于公开征求《海口市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3-2035年)》(以下简称《文件》)意见的公告。文件指出,到2025年计划主要建设5个氢能项目,总投资约2.3亿元。到2030年,各类氢能车辆推广数量力争达到1000辆,在能源、旅游、服务业等领域打造具有示范协同效应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期,“水冷氢能两轮车”实现批量生产并交付。这批产品由位于安亭的上海捷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深圳台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青岛阳氢集团有限公司共同研发。捷氢科技作为全国燃料电池领域头部企业,为整车提供氢动力系统核心单元。“水冷氢能两轮车”采用小型水冷技术,搭载高功率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2024年1月9日,易运运正式开启提供氢燃料电池物流车辆运营服务,此举是易运运全力打造数智、绿色、低碳的氢能多元化示范应用场景,坚定迈向绿色高水平发展之路的重要举措。本次投入运营的是4.5T氢燃料电池冷藏运输车,货厢长度近4.2米,具备零排放、长续航、控温保鲜、补能时间短、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1月9日上午,湘钢梅塞尔株洲制氢项目在荷塘区举行了开工仪式。相关市领导出席并见证了项目开工。项目位于荷塘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占地面积约50亩,总建筑面积4404平方米,拟新建3栋一层主厂房和一栋2层配套用房,新增1套2000标准立方米/小时天然气制氢装置和工业气体充装系统等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东风汽车旗下品牌启辰的首款氢燃料电池车型——启辰大V氢境将于1月19日交付,同期在广州花都区开启商业化示范运营,为期36个月。该车示范运营将以园区摆渡车、公务用车等多种形式进行。官方表示,示范运营车型将向广州花都区的政府机构、企业和社区提供环保、高效和安全的出行服务。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2024年1月11日,中汽协发布了2023年汽车工业产销情况,其中2023年12月燃料电池产销同比分别增长98.8%和149.1%,2023年全年燃料电池产销同比分别增长55.3%和72.0%,2023年全国燃料电池汽车产销总量均为6000辆。12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17.2万辆和119.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7.5%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1月9日中午12时许,由鄱阳湖生态科技城园区企业制造的江西第一艘氢能船舶“西海新源1号”顺利下水。“西海新源1号”由湖心科技自主研发设计,引入国际先进的设计理念,整船新颖简洁,富有美感和速度感。该船总长23.65米,型宽5.5米,型深2.4米,设计吃水线人,可载乘员

  2023年的最后一月依旧没有抵挡住政策的陆续出台,随着氢能项目的不断推进,各地也陆续出台政策支持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多地政策逐渐松绑,为氢能更快更好的发展开辟新的机遇。其中,在国家层面,12月11日,三部门发布调整减免车辆购置税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方面的要求。其中燃料电池汽车技术要求如下:1.燃料电池系

  1月7日,陕西氢能与清华大学、徐州华清京昆能源有限公司正式签订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研发技术与应用示范项目技术开发合同。中关村氢能产业联盟常务副理事长、清华大学长聘教授韩敏芳,陕西氢能党委书记、董事长黄晔等有关人员见签。陕西氢能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刘巍,清华大学助理研究员朱建忠,徐州华清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2023年12月28日,新一批国家标准公布,其中两项燃料电池新国标将于2024年7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详情如下:GB/T26991-2023《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动力性能测试方法》国家标准《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动力性能测试方法》由TC114(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TC114SC27(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

  1月7日,陕西氢能与清华大学、徐州华清京昆能源有限公司正式签订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研发技术与应用示范项目技术开发合同。中关村氢能产业联盟常务副理事长、清华大学长聘教授韩敏芳,陕西氢能党委书记、董事长黄晔等有关人员见签。陕西氢能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刘巍,清华大学助理研究员朱建忠,徐州华清

  日前,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首次开发出超级超纯铁素体TFC22-X连接体材料并实现批量供货,填补了国内空白。业内人士认为,这一技术突破有望推动燃料电池行业发展,为投资者带来新机遇。“高温连接体材料作为燃料电池电堆最为关键的战略材料,大多数都用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和固体氧化物电解池连接体。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9月19日,壹石通公告,拟由全资子公司壹石通研究院作为实施主体,预计总投资12.1亿元建设年产1GW固体氧化物能源系统项目。安徽壹石通材料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注册资本1亿元,为壹石通100%控股企业。此次投建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产能项目,拟选址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8月9日,中国石油首套千瓦级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热电联供系统开车成功并稳定运行超千小时。这也是国内首套高效发电、联产蒸汽并实现长周期平稳运行的SOFC热电联供系统。SOFC是一种先进的燃料电池技术,具有发电效率高、燃料来源广、不使用贵金属等特有优势,是我国实现“双碳

  7月15日,榆林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国忠带队赴徐州华清京昆能源有限公司对固体氧化物试验、检测、生产车间当地考验查证调研。期间,就陕西氢能公司与徐州华清京昆能源有限公司固体氧化物电解池制氢、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分布式供能示范项目合作事宜举行座谈交流。清华大学长聘教授韩敏芳,榆林市人大常委会副

  氢能是实现双碳战略目标的终极能源,固体氧化物电池(SOC)是氢能的重要核心技术,为推动固体氧化物电池技术与产业高质量发展,搭建研-产-学交流平台,DT新能源联合浙江省先进燃料电池与电解池技术重点实验室、佛山仙湖实验室,由宁波-佛山两地联合举办2023(第三届)固体氧化物电池技术发展及产业论坛。会议

  德国工程技术公司博世即将在汉诺威博览会上展示其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博世公司表示,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能够在500至700摄氏度的温度下整体效率可达85%至90%。博世公司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能够同时产生100千瓦的电能和50千瓦的热能供终端用户使用,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能源效率。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是固

  高温固体氧化物电池可以双向运行,可以在电解模式和发电模式之间切换,这种双向模式大幅度提升装备的利用率。——华北电力大学能源电力创新研究院讲师张雨檬2023年4月14日,“2023年新型电力系统产学研融合发展大会”第三分论坛——华电青年学者论坛在华北电力大学顺利召开。本场分论坛主要围绕研究和

  快速推进SOEC/SOFC产业化!质子动力一期MW级电池片及电堆生产线日,质子动力在青岛上合示范区工厂举办了SOEC/SOFC青岛生产基地暨电池片和电堆一期MW级产线投运仪式。质子动力青岛一期产线从技术指标、工艺精度、生产产能代表了中国SOEC/SOFC氢能电池片和电堆的领先水平。该产线由质子动力自主设计研发、采用国内国际先进设备,可生产制造高标准燃料电池。产线

  近日,铧德氢能源向客户交付HyESS-C5商用型氢电储能系统,铧德氢能源这次交付的HyESS-C5商用型氢电储能系统将PEM制氢、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系统和高压储氢系统有效结合,通过模块化的设计高度集成到标准20尺集装箱中,运输和安装便捷。系统主要集成了5Nm3/hPEM电解水制氢系统、16*40L储氢罐、5kWPEM氢燃料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11月21日,鲲华科技第二代兆瓦级燃料电池发电系统鲲鸿·EM正式对外发布。据鲲华科技高级副总裁吴兵介绍,鲲鸿·EM额定功率为1MW,并可拓展至1.3MW,交流净发电效率不低于50%,热电联供综合效率不低于90%。作为鲲华研发的第二代氢能发电系统,鲲鸿·EM采用了一系列全新的架构设计,具有用

  鼓励氢能热电联供先行先试!北京发改委等十部门发布关于全方面推进新能源供热高水平发展实施意见

  11月8日,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市规划自然资源委等十部门发布《关于全方面推进新能源供热高水平发展的实施建议》,其中提到:鼓励氢能热电联供、新型储热等技术在产业园区供热基础设施的先行先试。拓展新能源供热技术在新基建、新型基础设施等新能源供热(制冷)场景的应用,支持二氧化碳制冰、氢能热电联

  江苏氢港20KW光储氢热电联供系统落地上海交大农学院

  10月16日,秋高气爽,上海交大农学院金山现代农业科技园,20KW风光储氢一体化项目设施安装调试完成,真正开始启动!该项目首次采用光伏发电+制氢+储氢+智能热电联供,为基地智能大棚,提供热量和电力需求,项目最大可提供480KWH/日电量和648kws热量,年最大减少CO2排放174.6吨,年节约天燃气及电费24.5万。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10月9日,东岳集团旗下氢能园区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环评公示,该项目建筑设计企业为山东东岳研究院有限公司,建设地点位于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东岳氟硅材料产业园内。据了解,东岳研究院氢能园区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拟新建光伏发电设施及配套电储能设施,其中光伏设施增补约394k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