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我国海上首个二氧化碳封存演示工程设备在青制作竣工

  通过近10个月的研发制作,我国海上首个二氧化碳封存演示工程设备近来在海洋石油工程(青岛)有限公司悉数制作完结。

  据介绍,该海上二氧化碳封存模块重约750吨,中心设备包含二氧化碳压缩机橇、分子筛、冷却器等,是恩平15-1中心渠道的重要设备,将执役于我国南海珠江口盆地的恩平15-1油田。

  该项目将海上油田伴生的二氧化碳别离和脱水后,回注至地下咸水层,永久封存于地层深处。项目选用海上渠道特有的模块化和成橇安置方法,使用相态操控、脉冲操控、联和振荡剖析等前沿技能,研发适用于海洋高湿高盐环境的首套超临界大分子压缩机和首套复合材料二氧化碳分子筛脱水橇,形成了海上二氧化碳捕集、回注、封存工程技能系统、成套配备及管理经验。

  该工程的使用在我国甚至亚洲规模尚属初次,估计每年可封存二氧化碳约30万吨,累计封存二氧化碳146万吨以上,相当于栽树近1400万棵或停开近100万辆轿车,推进咱们国家完成碳达峰碳中和方针、推进海上油气田的绿色开发。

  二氧化碳捕集、使用与封存技能是世界公认的有用促进碳减排的重要措施,是完成“双碳”方针的关键技能之一。我国海油联合国内厂家会集攻关,完成了海上二氧化碳封存关键设备的全面国产化。(记者 李勋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