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简单易懂的船舶大型CO2灭火系统文档来了

  如果系统内没有设计增压阀,CO2钢瓶本身就一定不能作为驱动瓶(从结构图可看出,CO2是 不能进入瓶头阀内部驱动活塞空间的)。因此,手动释放时必须逐瓶开启。

  “金海翔”轮CO2泄漏事件的初期调查的最终结果,认为是主阀自行冲开导致的。关于这一个问题,笔者苦 思良久。从设计上来看,主阀被自行冲开是不符合常理的,因为往货舱释放CO2岂不有冲开机 舱主阀的风险。另从主阀的结构上分析,球阀型和截止阀型的主阀流经方向与常规相反,即上 部进入、下部流出。因此,主阀被自行冲开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3)NK系统货舱释放通常没有遥控,需在CO2化碳间内手动开启阀门进行。 3.CO2灭火系统主释放阀

  (1)主释放阀通常有两种:一种为球阀(见图5),遥控开启由与阀手柄相连的气动千斤顶驱 动;一种为气动活塞阀(见图6),遥控由控制气体驱动内部活塞上行打开主阀芯。这两种主释 放阀在遥控失败的情况下,均可手动强制开启。

  2.不论是遥控还是手动释放,都一定要遵循先打开主阀再打开瓶头阀的原则。 3.CO2释放后,应派专人值守巡查,随时观察灭火效果,及时堵住可能的漏气。确认火灾是否熄 灭,必须由专人并穿戴好消防员装备进入查看。火灾熄灭后要进行机械通风并测氧,待氧气含 量达到21%左右后方可进入人员。 4.CO2间门平时应上锁,禁止不相关的人员进入,以防止发生意外,但门口应放置应急钥匙。 5.有增压装置的船舶,如果船员不熟悉增压阀的功能,会造成误操作,如当分油机间发生火灾 时利用手动释放CO2。由于增压阀安装在机舱和分油机间的释放总管上,极易使原本只是打开 到分油机间这一组的CO2气瓶的情况下,而误操作将增压阀打开,导致释放总管内的CO2气体 进入到机舱自动释放的控制气体管路中,以致所有机舱灭火的CO2气瓶被全部释放。因此,平 常应加强培训,并在增压阀的位置张贴警示标志。

  加装延时装置的最大的目的,是为置身火场人员提供逃生时间。其设定值为30~60秒或60~90秒 不等,但最短时间不能低于公约要求的20秒。

  (1)总管内集聚压力时,将增加主阀的背压和打开主阀的难度,并有泄漏风险。

  一般来说,应首选消防控制站遥控操作:一来遥控位可提前发出预警信号(打开释放箱门即可

  触发警报);二来利用遥控可一次性快速释放所需的CO2瓶数,保证灭火效果。只有在遥控失 败的情况下,才考虑手动应急释放。

  三、船舶大型CO2灭火系统的操作维护 1.释放CO2灭火系统时,必须确认着火区域所有人员已经撤离、被保护区域通风关闭及所有开口 密闭。在船长下达指令后,由指定人员操作释放。

  (1)低泄高封阀(见图14)。其主要原理为:当驱动气瓶出现漏泄时,为防止持续漏泄造成的 气压升高、CO2瓶头阀被冲开的风险,少量泄漏的气体可经此阀泄入大气。当进行CO2释放操 作时,大量气体造成的气压升高瞬间可克服小弹簧(见图14)的张力,带橡皮令的阀芯就会上 移封住泄放通道(通常,2Bar以下时泄放,2Bar以上时关闭)。此阀在系统内多处都有设置。

  (2)主释放阀打开后,会触发限位开关。若是机舱主阀,除可以发出CO2释放报警外,还可以 切断风、油;货舱主阀打开后,切断相应货舱的风机电源。

  (1)手轮式瓶头阀(见图7)。这种瓶头阀开启相对简单——逆时针转动即可打开,且可远程 气动活塞开启。阀上无保险插销,一般配一根带铅封的保险钢丝。

  随后咨询厂家技术人员如何处置在厂家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慌乱中又误触发增压控制阀人工开启手柄有释放控制箱内控制气体远程开启及手动开启增压控制阀2种方式打开增压控制阀从而引导积聚在总管内的co2气体去打开多个co2气体瓶头阀和机舱释放主阀最后导致重大事故的发生

  船舶大型CO2灭火系统频繁出现误操作现象,特别是2019年5月“金海翔”轮CO2泄漏事件,凸显 了船员对该系统的认知严重不足。为此,笔者结合有关的资料和个人的一些理解,对船舶大型 CO2灭火系统作些介绍。 一、船舶大型CO2灭火系统的核心部件及工作原理

  直到后继报告才得知真实原因:该船三副误打开1瓶CO2瓶头阀后,释放的C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2气体积聚在总管 内。随后咨询厂家技术人员如何处置,在厂家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慌乱中又误触发增压控制阀人工 开启手柄(有释放控制箱内控制气体远程开启及手动开启增压控制阀2种方式),打开增压控制阀,从 而引导积聚在总管内的CO2气体去打开多个CO2气体瓶头阀和机舱释放主阀,最后导致重大事故 的发生。

  (3)延时螺栓。这种延时方式比较少见,即在CO2启动控制气瓶的瓶头阀旋钮上加装了一枚铜 制螺栓(见图13)。要开启控制气瓶,就必须手动拧下该螺栓。有人实测过,拧下该螺栓所需 时间的确低于规则要求的20秒,故视为符合标准要求。但必须要格外注意的是,使用螺栓有可能会出现锈蚀、 卡死现象。一旦该螺栓卡死、拧不下来,就会导致控制气瓶无法开启,从而检查中被判定为滞 留缺陷。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瓶头阀在备用状态下,不允许有安全插销(见图10),否则将造成遥控无 法释放,在PSC检查中也会被列为重大缺陷。安全插销的最大的作用是防止运送和安装过程中误 触发瓶头阀,所以安装好后应全部拔除。

  (1)电子式延时装置。这种装置主要由压力开关、时间继电器和电磁阀组成。压力开关触发 后,时间继电器开始计时(通常为30~60秒);设定时间后,打开电磁阀,向CO2气瓶输送驱 动空气,开始释放。

  6. 船舶厂修期间,应针对CO2灭火系统的潜在风险,拆除或封堵相关管路,切断事故源头。 7.针对每条船大型CO2灭火系统的不相同的型号进行培训,除了熟练掌握系统原理及相关管系及阀件 外,还要假定出现误操作时如何应急手动处理,避免CO2被释放到机舱。 8.让船上的每名船员熟练掌握大型CO2灭火系统声光报警的灯光指示和声音、万一出现CO2进 入机舱时如何逃生。逃生的方法是:屏住呼吸,低头跑到就近逃生通道、迅速戴上就近的EEBD 逃生。

  14.船舶空压机滑油容易乳化这个老大难问题,怎么破? 15.破解分油机那些让人迷糊的设计10问-分油机强悍文档来袭 16.空气分配站安全阀总是跳,源起减压阀-都说减压阀有点难,读完这篇都是专家! 17.都说MAN ME-C电喷主机油头难拔-今天我来放个大招! 18.主机滑油压力低,是谁动了机油泵的回油阀?又是闹鬼?-结局刷新你的认知! 19.主机“气功”没练好!老跑气-高级轮机长(陈老轨),教你怎么练! 20二管轮:副机暖缸水温度上不来,系统设计有问题?原来又一次长见识! 21.怪不怪?MAN B&W ME-C电喷主机单单平均指示压力低(Pi),一块儿来看看。。。。 22.多年数个缸套的代价,这个主机缸套异常磨损有点顽。。。。 23.这个MAN主机排气敲击故障太“坑爹”,99%的人会被忽悠。。。。。。 24.“要命”的某轮克林吊无法启动故障。。。。。 25.这个“懵逼”的主机主轴承滑油低压故障,看完直想哭。。。。。 26.YANMAR副机航行中没有一点先兆停车跳电,这一次可不是滑油低压。。。。。 27.低硫油给分油机带来的麻烦,怎么解? 28.主机滑油非正常消耗的祸首原来是“它”。。。。。 29.锅炉冒黑烟后又点不着火了,三管轮求援。。。。。 30.应急发电机启动失败故障,走了“山路十八弯” 31.电喷主机伺服油超压,二台伺服油泵流量传感器指示灯不同步了。。。。 32.新主机一周后就开始莫名不断排温高,揉碎了轮机长、服务工程师、机务的心 33.三管轮求援:都没问题,空调温度就是打不下来 34.脑袋想破都难想到的主机抛锚停车再启动“爆燃”故障 35.三管轮问:锅炉得了“哮喘”病,谁有“神药”? 36.克令吊回转马达输出齿轮总是断齿,看船员专家级分析解决方案,读完受益匪浅! 37.看完这个主副机几近全损的惨烈事件,就知道甲板哥们是怎么“坑”机舱弟兄的 38.Westfalia分油机中文解读,下老大功夫了,读完秒懂(含完整视频) 39.在新下水的ME-C主机船上干了11个月,轮机长有不少心得体会与大家伙儿一起来分享! 40.用心制作,时下最流行、最易懂的副机WOOD WARD PSG调速器文档来了 41.分油机这个“连环套”,很多人都会“翻车” 42.主机没命,副机剩下半条命,看完真的想把这样的队友拉出去“毙”了电喷主机这个柱塞行程的故障有点乱,没把轮机长少折腾 44.ME-C电喷主机排温高,张老轨听声诊病,把常规诊断方法运用到了极致 45.柴油机游车无解---一起跳电事件引出的“花样”游车线 系统安全阀

  当系统压力超过安全阀(见图16)的设定压力(通常设定为110Bar左右)时,安全动作就将气 体泄放入大气。

  当因为泄漏进入总管的压力超过设定值时,就会触发报警装置并在机舱巡回监测系统(见图 17)上报警。因此需注意定期测试,保持其功能有效(开关量信号的设定值为3~4Bar)。

  (1)若是因误操作打开了主阀的驱动空气,是容积式延时装置的,就要在延时时间内及时关闭 驱动瓶阀门,这样可终止主阀的开启。

  (2)一旦主阀被开启,就要想办法快速泄掉气动活塞下方的驱动气体。比如压下(需持续压 住)低泄高封阀的手柄,快速释放气动活塞下方的驱动气体,再手动关闭主阀。

  (3)瓶头阀被打开后,一般较难逆转。在主阀未被打开的情况下,可考虑让其泄入货舱或大气 中。

  9.让船员知道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通知或保护受到威胁的其他船员。 如何管理和正确维护大型船舶CO2灭火系统,关系到全体船员的生命安全,一定要引起重视。船 舶应加强船员这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培训,确保平安。

  1.主机启动困难,负荷严重偏离正常值,轮机长“糟心”战斗数天-线)容积式延时装置(见图10、图11)。这种装置一般会用节流孔限制进入气瓶的气体流量、 延长压力建立时间的方式来实现延迟释放,并设有旁通阀门,一旦延时器失效或无须延迟,就 通过它快速释放。

  这里以气瓶式延时器(见图12)为例介绍延时装置原理:驱动气体从进口沿红色箭头经节流孔 进入气瓶,再沿红色箭头到出口限压止回阀。当气瓶内的压力慢慢升高到足以克服限压止回阀 的弹簧张力时,出口打开(笔者实际检验测试,约为70秒左右)。一旦因节流孔堵塞或其他原因造 成延时器失效时,可逆时针打开应急旁通阀门(反牙设计),直接顶开限压止回阀。

  需要指出的是,与之相类似的文章对于此阀的功能介绍有误,即手柄压下时并非强制关闭而是强制打开 此阀,以对管路中的驱动气体进行快速泄放。

  (2)泄气小孔或泄气阀。在相关部位设计泄气小孔或泄气阀,采取轻微泄漏的方式不会影响到 系统的正常工作。

  某些大型船舶在保护区域面积较大时,一次性释放的CO2瓶数较多。为了确认和保证一次性释放成 功,就在系统内加装了增压阀(见图15),其结构类似于插杆式瓶头阀(大部分船舶是没有 的)。增压阀可以手动开启,也可以遥控开启(驱动气体顶开)。当增压阀被打开后,下方总 管内的CO2可转化为驱动气体去驱动其他瓶头阀。注意,有增压阀的船舶,务必拔掉增压阀上 面的保险插销,否则可能遥控失败。

  2.液压舱盖“跳劲舞”,甲板机头很害怕-三管轮关键时刻放大招,甲机大写的一个“服”

  这里以NK大型CO2机舱遥控释放系统箱(见图1)和UNITOR大型CO2机舱遥控释放系统箱 (见图2)为例。 1.机舱遥控释放箱 (1)释放箱里面的两个控制阀分别为控制主阀和瓶头阀。在真实的操作中,务必先开主阀(通常 为1号阀)。NK系统的两个阀互为联锁,UNITOR系统的两个阀间增加了联锁机构。只有先开启 1号阀,才能打开2号阀。 (2)打开箱门,会触发CO2释放报警。新造船多为这种设计,但一些老船,打开箱门,除触发 报警外,还会引起风油切断。对此,平时应熟悉操作说明。

  (2)手柄式瓶头阀(见图8)。这种瓶头阀可手动及远程气动活塞开 启。手动开启时,需拔掉 上面的保险插销,用力向后搬动手柄,推动内部的刺刀刺穿工作膜片。同理,远程遥控时,也 是气动活塞推动刺刀刺穿工作膜片。气瓶使用后重新充气时,需更换工作膜片。注 意,上面的 保险插销是不能拔掉的。

  (3)插杆式瓶头阀。手动开启瓶头阀时,利用备用插杆插入销孔向后搬动,打开自锁装置后, 钢瓶内的气压冲开出口,开始释放。远程遥控时,由瓶头阀上的气动活塞冲开手柄(见图9), 解除自锁,开始释放。

  (1)新型UNITOR系统的货舱遥控驱动瓶和释放阀组是分开设计的(见图3、图4),释放阀之 间同样具有联锁机构,必须先开启主阀(1号阀)。另外,对货舱遥控位的释放数量做了相应分 组(2A、2B和2C),每组相应驱动约1/3的瓶数。 (2)UNITOR系统打开释放箱门,会发出货舱CO2释放警报,并同时关闭货舱烟雾探测电动球 阀。

  12.1年ME-C电喷主机新船,连续排温低,扫气道着火-事件真相匪夷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