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千亿碳监测来了!第二批试点启动,15省市发布规划,26项标准构建行业基础
根据《百万亿双碳产业,谁是碳中和独角兽?》调查,到2060年碳监测市场总规模将接近千亿元!
目前已有15个省市发布了碳监测规划;5月31日,生态环境监视测定司副司长蒋火华就碳监测问题表示,将启动碳监测评估第二阶段试点工作,扩大火电、钢铁等行业试点。
为帮大家更全面的了解碳监测,我整理了这份知识大全,对碳监测的概念、种类、案例与技术系统来进行了梳理。
为帮助大家更规范的开展相关工作,我还盘点了26项碳监测标准,并依照国家、地方、行业、团体进行了分类,方便大家直接查找使用。
根据《百万亿双碳产业,谁是碳中和独角兽?》调查,到2060年碳监测市场总规模将接近千亿元!
3月14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碳排放监测数据质量控制关键测量技术及标准研究”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北京召开;
5月29日,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视测定司副司长蒋火华就碳监测相关进展回答澎湃新闻记者提问,介绍了碳监测在碳减排工作中的作用,以及近年工作进展和计划;
6月9日,我国首个城市双碳模拟器在济南市发布,基本功能包括,天空地碳监测多源数据的预处理、碳源汇动态模拟反演等。
为帮大家探索碳监测,我整理出这份知识大全,从碳监测的概念、种类、案例到技术系统,不管你是行业小白,还是有经验的老手,我觉得下面的内容都能帮你建立起对碳监测行业与技术的全面认知。
为帮助大家更规范的开展相关工作,我盘点了26项碳监测标准,并依照国家、地方、行业、团体进行了分类,方便大家直接查找使用。
我汇总了26项碳监测标准,其中国家标准5个,区域标准1个,行业标准7个,团体标准13个。
标准规定了火力发电企业碳排放在线监测系统中的主要监测项目、性能指标、安装要求、数据采集解决方法、数据记录格式以及质量保证等,适用于火力发电企业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在线监测。
同时,采用化石燃料,如煤、天然气、石油等,为能源的工业锅炉、工业炉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线监测可参照执行。 标准为企业新型碳排放在线监测系统的开发,碳排放核算方法的优化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为火力发电公司实现绿色减排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2、《固定污染源碳排放(CO2、CO、CH4)在线自动监测系统技术方面的要求》
标准规定了固定污染源烟气(CO2、CO、CH4)在线自动监测的组成结构、技术要求、性能指标和检测的新方法,适用于固定污染源烟气在线自动监测的设计、生产和检测。
标准为电力行业标准,规定了火电厂烟气二氧化碳排放连续监测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技术性能、监测站房、安装、调试检测、技术验收、运行管理及数据审核和处理的有关要求,适用于火电厂固定源烟气二氧化碳排放连续监测系统。
如何获得真实有效的碳排放数据,帮企业计算看不见的高碳排放成本?这需要构建新的碳监测体系,为此国家部委及各地区都纷纷制定了有关政策。我汇总了3项国家政策,12项省级政策,2项市县级政策。
碳监测通过综合观测、 结合数值模拟、统计分析等手段,获取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环境中浓度ECO碳汇等碳源汇状况及其变化趋势信息,为应对气候变化研究和管理提供服务支撑。
主要监测对象为《京都议定书》和《多哈修正案》中规定控制的7种人为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 (CO2) 、甲烷(CH4) 、氧化亚氮 (N2O)、氢氟化碳(HFCs) 、全氟化碳(PFCs) 、六氟化硫 (SF6) 和三氟化氮 (NF3)。
排放源监测主要指通过手工或自动监测手段,对能源活动、工业过程等典型源排放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进行监测的行为。
二氧化碳(CO2)、甲烷(CH4)等温室气体排放与大气污染物排放具有同根、同源、同过程的特点,统筹温室气体与大气染物排放监测,夯实温室气体排放监测基础,有助于评估与验证温室气体核算方法和排放因子的科学性,支撑建立符合中国真实的情况的温室气体核算体系;同时,也可以丰富我国碳排放交易中排放量的确定方法,推动企业碳排放与污染物排放的协同监测监管。
二氧化碳排放主要源自能源活动和工业过程,其中固定源燃料燃烧占比约85%,其余为建材、冶炼等环节贡献。二氧化碳排放监测主要依托连续监测技术,即通过对排放口二氧化碳浓度和排气流量开展自动监测,实时连续监测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变动情况,该技术在美国、欧盟已有成熟应用,在我国处于试点研究阶段。
2、开展生态地面监测,在ECO样地对生物量、植物群落物种组成、结构与功能进行监测。
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升高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根本原因。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前后,国内外开始监测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逐步形成了全球-区域-国家-城市等不同尺度的监测网络。
目前,世界气象组织(WMO)组建了全球最大、功能最全的国际性大气温室气体监测网络(GAW),通过31个全球大气本底站、400多个区域大气本底站以及飞机和轮船上携带的二氧化碳探测仪测得的数据整合而得全球温室气体浓度生态环境部依托国家背景站初步建立了覆盖我国大部地区的温室气体本底浓度监测网络,在福建武夷山、内蒙古呼伦贝尔、湖北神农架、云南丽江、广东、南岭、四川海螺沟、青海门源、山东长岛、山西庞泉沟、海南西沙和南沙等11个站开展了温室气体监测。
卫星、无人机、走航、地基遥感监测是获取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及其排放来源的重要技术手段。
以遥感卫星为平台,在几百公里甚至更远距离外的太空,能轻松实现对地球大气的大范围观测。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拥有独特的光谱特性,就像我们每个人都有独一无二的指纹。利用温室气体的指纹光伏,就能从卫星的观测数据里获取温室气体浓度分布。因此,可以用卫星来捕捉温室气体的含量及变化。
目前,国际上用于监测温室气体的在轨卫星,国外主要有美国的OCO卫星、日本的GOSAT卫星、欧洲的Sentinel-5P卫星、加拿大的GHGsat卫星等,其中GHGsat具有几十米的高空间分辨率可以轻松又有效监测甲烷等异常排放源。我国主要有碳卫星、高光谱观测卫星和大气环境监视测定卫星等。
利用无人机飞行平台搭载高精度温室气体监测设备,可实时、动态获取局部或广阔区域的温室气体三维浓度分布情况。结合气象要素监测及碳排放反演模型,可进一步开展区域碳排放量评估。
利用温室气体走航监测车搭载高精度高灵敏度温室气体探测设备,可实现城市、工业园区、重点企业的温室气体(CO2、CH4、N2O等)在线监测评估,精准定位排放源,快速高效服务温室气体控排监管。
通过在监测区域边界处布设地基高分辨光谱仪监测站点,结合实地的地形、地貌及风速、风向等信息,可监测重点企业及排放区域的温室气体柱浓度并估算其碳排放量。利用地基遥感高精度温室气体柱浓度监测结果可对卫星遥感监测产品做精度验证。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