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黑科技智慧消防装备新发展

  人工智能时代,研发技术和场景落地是关键。AI各种技术在消防行业中的实际应用,成为智慧消防建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建设智慧消防,智能消防装备必然是未来的主流和趋势,消防产业智库将近期最新消防装备黑科技整理如下:

  客车火灾易引起群死群伤的重大安全事故,后果极为严重,比如成都“6.5”公交车纵火案、威海“5.9校车纵火事件、厦门“6.7”BRT快速公交纵火燃烧事件及夏季高温时发生的客车自燃事故,不仅给社会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非常大损失,同时也对行业的健康发展带来隐患。

  研究发现,客车发动机舱是客车火灾发生的重灾区,占整个客车火灾事故比例的一半以上,因而对发动机舱进行早期探测灭火极为关键。

  青岛中阳消防已通过TS16949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推出的系列发动机舱专用超细干粉灭火装置已通过消防产品认证,为解决车辆火灾提供了一种轻巧高效的解决方案。

  本装置专为汽车发动机舱、电池舱和高压电气舱等部位设计,固定安装于上述舱内易着火部位,适用于恶劣工作环境并具备优秀能力的抗震能力。

  发动机舱干粉灭火装置主要由容器、悬挂支架、无电自启动装置、快接电引发装置、启动反馈装置等组件组成。装置的启动电压为DC 9~30V ,启动电流为600mA,安全电流为150mA。

  中阳消防发动机舱干粉灭火装置规格齐全,满足多种体积保护场所需求,工作时候的温度范围广(-40℃~90℃),可依据需求选择喷头式或喷管式。【来源:青岛中阳消防】

  近日,从德国金根传来好消息:中集旗下齐格勒消防车四款产品(ZIEGLER)荣获iF设计大奖 。获奖的包括Z-class 机场消防车,Z-Cab AiR 驾驶舱,Z-Turret 消防炮 和ALPAS上装等产品。这四款产品均以其创新的设计、人性化和独特性赢得了由来自世界各地的独立专家组成的98名成员组成的评审团的一致认可。

  iF DesignAward,简称“iF”,创立于1954年,该奖是由德国历史最悠久的工业设计机构--汉诺威工业设计论坛(iF Industrie Forum Design)每年定期举办的。国际设计论坛每年评选IF设计奖,IF设计奖是国际上最著名的奖项之一,欧洲媒体亦称之为“设计届的奥斯卡”,每年在举办cebit展览的同时举行颁奖典礼,奔驰、宝马、IBM、三星、索尼、华硕等国际巨头齐聚IF,并展示最新的设计产品。

  67年以来,iF设计奖被公认为卓越设计的质量裁判。iF品牌以出色的设计服务而享誉全球,而iF 设计奖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设计奖项之一。提交的奖项包括以下领域:产品、包装、通信和服务设计、建筑和室内建筑以及专业概念、使用者真实的体验(UX)和用户界面(UI)。所有获奖作品都将出现在iF世界设计指南和iF 设计应用上。

  中集旗下的德国齐格勒集团是德国消防装备市场的领导者,是一家拥有近130年历史的世界著名的消防车辆及救援设备集团,总部在德国布伦茨河畔的金根市,是欧洲领先的消防车生产制造销售商之一,在德国的消防车市场占有率常年保持第一。德国齐格勒集团在德国、荷兰、克罗地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拥有多个制造基地,产品销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齐格勒新Z-Class机场消防车装载了所有屡获殊荣的产品。Z-Class配备了经过碰撞测试的驾驶舱Z-Cab AiR,新型的消防炮Z-Turret和最新一代的ALPAS上装,不仅以其现代和创新的设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还具有空前的加速值,市场上最强大的引擎等等。【来源:中集天达控股、德国齐格勒】

  据报道,各大科技大厂正在推动无人机在各行各业的应用,而美国谷歌公司想出了一个“妙招”,让无人机进行农业领域的消防灭火作业。一份周二提交给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的文件显示,谷歌正在寻求监管部门许可,测试运营农业领域监控火情和灭火用的无人机。

  据报道,谷歌旗下有多个部门各自研发无人机,这一次的申请来自于谷歌母公司Alphabet下属的“谷歌气候和能源研究集团”,而并非谷歌在外界更加有名的无人机子公司“Wing”。

  据报道,谷歌这一研究集团准备运营一种名为“HSE-UAV M8A Pro”的无人机系统,该无人机重量在25公斤到45公斤之间。这种无人机的制造公司是美国“国土监测和电子公司”(Homeland Surveillance & Electronics LLC),原本用来对农作物喷洒农药,但是在理论上,也可以携带水箱来对农作物灭火。

  申请文件显示,谷歌的“农业消防无人机”测试计划在美国加州Firebaugh的一个私人土地内进行。对于开发消防无人机的消息,谷歌官方尚未置评。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的谷歌无人机子公司Wing主要开发和运营快递用无人机,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已经在2019年批准了该公司的无人机快递服务。在目前的新冠疫情抗疫工作中,Wing公司无人机已经被用于运送食物和药物。【来源:新浪科技】

  穿梭在漆黑、高温的巷道内“全力”侦察,“火眼金睛”让一切态势无处遁形,牵引负重救援物资不费吹灰之力......5月17日,在贵州豫能安顺煤矿举行的井下救援综合演练中,一款专用于井下侦察救援的机器人引发行业内外广泛关注。

  该机器人由中信重工开诚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研制,演练中,机器人在浓烟滚滚的模拟巷道内,通过红外线“火眼”很快侦察到两名“被困”人员,并实时传输出“事故”现场图片、瓦斯浓度、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温度、湿度等数据,采集“事故”现场声音,为地面救援指挥调度人员及时了解“被困”人员情况、做出科学救援决策发挥了关键作用。

  “有了井下救援机器人,给我们解决了大难题。”贵州豫能矿山救护大队负责人王成介绍,在参与煤矿事故救援中,由于井下救援点温度高、瓦斯和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化学气体浓度大,有可能产生二次事故,救援难度极大。

  矿用消防侦察机器人代替救援人员深入煤矿井下,沿仅能“容身”的漆黑梯级巷道搜索,转动“火眼”上下左右观察,很快发现“被困”人员,出色的完成了侦察任务。【来源:IntelMining智能矿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