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安全出行 海事温馨提醒

  目前正值春运期间,从水路出行和参与海上旅游项目的人员日益增多,除了乘坐国际豪华邮轮出行以外,小型的旅游船艇、摩托艇、潜水、渔船一日游、海钓等项目比较多,这些项目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尤其是在遇到恶劣的气象海况条件时,更容易发生海上险情和事故。就像去年7月份泰国普吉岛的翻船事故,造成了重大的人员受伤或死亡。所以,朋友们在参加涉海游乐项目时,一定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做好安全保护措施。目前,海上游乐项目最易发生的危险就是人员落水,而乘船出行有可能发生船舶事故,比如船舶火灾、碰撞和翻沉等事故。为确保水上出行安全,我们温馨提醒您,请注意以下有关的安全事项。

  如何预防和避免乘船或游乐过程中事故的发生,我们总结出了一个防灾抗灾六字诀,分别是学、听、察、断、抗、救,现在向朋友们做一个简要的介绍,同时,这个六字决不仅适用于乘船出行和海上娱乐,在别的方面也有一些适用性。

  第一是学: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学习海上应急避险常识,包括救生衣的正确穿着方法,救生用具的使用方法、乘船需要注意的几点、溺水人员的紧急救助、CPR(心肺复苏),溺水人员在心跳呼吸停止后4分钟进行相对有效的心肺复苏,抢救的成功率能够达到50%左右,超过10分钟,救治的成功率就很渺茫了,同时,也要牢记全国的海上遇险求救电线,通过增加自身的知识和技能,在关键时刻不但能自救而且还能救人,俗话说,艺多不压身嘛。

  第二是听:通过正规渠道,包括电视、广播、手机短信、微博微信等方式提前接收气象部门或海事部门发布的预警信息,然后再合理的安排出行计划,不可听信谣言。比如说要是气象预报海上有大风,那就不要乘船出游了,避免险情事故的发生。

  第三是察:乘船出行时,注意周围环境的变化,一经发现不正常的情况,应尽快向船上工作人员报告。而且,出行时一定要乘坐正规船舶,绝对不能乘坐超载船舶、无船名船舶、私自改造的船舶、无合法证书船舶。

  第四是断:乘船出游过程中,万一在海上遇险,一定要判断危险源,听从船上工作人员指挥,沉着冷静、切忌慌乱,选择正确的避险方法。

  第五是抗:一旦在海上遇险,要防抗抵御各种恐惧和绝望心理,坚定获救的信息,不要失去求生的勇气。

  第六是救:利用学过的救助知识,进行自救和互救。并在船上工作人员的指挥下,先让妇女儿童登上救生艇(筏)或者穿上救生衣,按顺序撤离遇险船舶。

  上、下船时,一定要等船靠稳码头,待船员安置好上下船梯子后再登船。上船后要听从船上乘务人员的安排,并根据指示牌寻找自己的位置,绝对不能拥挤,不要随意攀爬栏杆,以免发生意外落水事故。

  客船航行时,不要在船上追逐打闹;拍照时,不要紧靠船舶的栏杆,也不要站在甲板边缘向下看,防止晕眩或失足落水。观看海上景色时,不要一窝蜂地拥向船的一侧,以防船体倾斜,发生意外。

  船舶在航行途中若发生意外事故,乘客应按船上广播和工作人员的指示穿好救生衣,不要慌张,按照安全出口示意图和工作人员的指示撤离,更不要乱跑,以免影响船舶的稳定性和抗风浪能力。

  如果船舶在航行途中遇到恶劣天气,比如大雾和大风,临时抛锚停泊,不能进港时,要静心等待,不要催促船舶冒险开航,以免发生事故。

  针对大型客船,火灾也是一个风险,船舶火灾中的逃生要领和楼宇中发生火灾的逃生要领类似:

  逃生路线:乘船时,应注意逃生通道标识,若发生火警,才能迅速逃离现场。

  低姿态逃生:因为烟雾和热气流均向高处上升,四周的冷气流向低位置补充,因而保持较的低姿势逃生,不仅温度较低,烟雾较少,而且低处的空气能支持呼吸。

  要减少身体暴露部分:衣服可以有效的预防热辐射灼伤,必要时可用浸湿的毯子或棉被披在头和身上,以减少暴露部分,冲出火场。

  跳水位置最好应选择高度不超过5米的地方,有更低或贴近海面的地方最好,这样做才能够降低跳水的风险。

  跳水位置最好在上风舷,也就是风吹向船舶的一侧,并应尽可能远离船体破损的缺口。大船倾斜时应选择在低舷一侧。

  如果通过救生绳索下水,要利用双手交替地紧握绳索向下移动,不要手抓绳索滑下,以免失控和擦破手上的皮肉。 其次要掌握正确的跳水姿势。

  要穿好救生衣,深呼气后用右手捂紧口鼻,左手紧握右上臂的救生衣,双脚并拢,保持身体垂直,两眼平视前方,入水时要保持头上脚下,双手不能松开,直至重新浮于水面才可放松。

  目前,我国的海上搜救工作在国家层面由设在交通运输部的中国海上搜救中心总体负责,地方层面由沿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沿边黑龙江省建立了由当地省级人民政府领导的海(水)上搜救中心,长江干线建立了长江干线水上搜救协调中心。内陆地区的搜救工作在省级人民政府领导下由地方海事局组织实施。我市的海上搜救工作,由天津市海上搜救中心总体负责,天津市海上搜救中心由23家成员单位组成,在沿海相关港区设置了4个搜救分中心,负责区域性的海上搜救应急工作。

  目前,天津已形成“政府主导、专业救助力量和大型国企应急力量为主、社会参与、地区联动”的海上应急救助工作格局。在这一模式下,建立了由包括郭明义爱心团队天津市海上搜救志愿者分队在内的2000余名各类人员、111艘各类船舶、4架飞机组成的海上搜救应急队伍,具备在8级风以下开展搜救行动的能力。若发生海上险情,天津市海上搜救中心会根据险情等级启动应急预案,调派船舶、飞机等力量赶赴现场实施救助。

  最后,还要提醒广大的朋友们一点,如果在海上遇险或者是看到周围有人落水,一定要记得拨打全国统一水上遇险求救电线进行报警,我们会立即派出救助力量进行救援。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