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住建委、市重大办介绍,今年2月,上海发布了2023年为民办实事项目,共十方面、32项,主要聚焦老小旧远、帮困扶弱、完善公共服务等方面。市重大办会同各责任单位推进项目建设,努力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顺民意的事办好。项目进展详见↓
9月底,今年32项为民办实事项目推进顺利,累计完成投资52.4亿元,占全年计划96%。已有20个项目完成全年任务目标,养老、助残、安全保障等项目稳步推进:
新增2000个公办幼儿园托班托额和3200个社区托育托额(已完成2692个、5308个)
新增1万个公共(含专用)充电桩、10个共享充电桩示范小区(已完成34953个、36个)
打造100个“社会大美育”课堂,推出5000场艺术普及教育活动(已完成113个、6048场)
养老床位是服务失能半失能、认知障碍老年群体的中坚力量。为应对本市深度人口老龄化,满足老年人对多层次、多元化养老床位的需求,推动机构养老服务供给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市委、市政府已连续25年将新增养老床位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9月底,项目已提前完成今年计划。
徐汇区聚焦民生保障,并兼顾新时代多元化、高品质的养老需求,着力打造徐汇区养老服务新标杆——乐龄汇南部养老中心,集“医养、康养、颐养、智养、乐养”五位一体,可提供近2000张养老及医疗护理床位,为长者提供高品质、智能化、精细化、专业化的康养服务,满足入住长者的多元化需求,让“养老”变“享老”。
普陀区在桃浦智创城内配套建设了首个养老服务项目——国华人寿上海普陀国际康养中心,依托桃浦智创城规划和发展,搭建“一站式”养老的完整业态,内含267套独立养老公寓,96张护理床位,覆盖全年龄层长者对于居住、生活的需求,通过AI智能决策与私人医护团队强强联手,为长者提供精准全面的健康管理方案。
浦东新区重大民生实事项目——浦东新区由由信福养老院,于2023年4月28日投入运营。项目占地约31亩,总建筑面积约7万平米,规划床位1251张,与上海第九人民医院浦东分院一墙之隔。园区整体功能区域划分及生活配套设计涵盖长辈养老全周期各阶段照护所需。
为应对上海人口老龄化,加强对认知障碍老年群体的照护支持,缓解认知障碍为老年人及其家庭带来的巨大压力,本市将改建认知障碍照护床位列入实事项目,针对认知障碍老年人身心特点和照护需求,在养老机构中设置专门服务这一群体的照护单元,以推动本市认知障碍照护服务向专业化、规模化发展。9月底,项目已提前完成今年计划。
宝山区欧葆庭颐养中心以失能、认知症照护为特色,配有医务室、康复室、水疗区、记忆专护单元等专业设施。2023年设置认知障碍照护专区“记忆家园”,共有床位18张,配有餐厅、浴疗室及多感官空间等非药物疗法区域,并配备多学科团队,为认知症长辈们提供个性化的照护服务。
松江区社会福利院(南期昌路)认知障碍床位改建项目是2023年松江区结合新城建设重点打造的“智慧医养”新地标,设计床位136张,项目最大限度地考虑本地老年人多年的生活小习惯和“上海之根”的文化内涵,将富有松江特色的广富林文化嵌入其中,逐步提升松江“幸福养老”指数。
金山区颐和苑养老服务中心在院内设置“记忆家园”,改造124张认知障碍照护床位,为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长者及家属提供“食住行娱医”全方面服务。记忆家园每层楼有不同主色调,帮助长者更好区分;居室和家具色调以淡色系为主,打造温馨的“居家”氛围,努力唤起长者旧日记忆。
杨浦区光大汇晨长白老年福利院是一家为失能半失能失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照护服务的公建民营养老机构,内设认知障碍照护床位80张。专区设置明亮色彩的长者动线,方便长者辨别熟悉自己房间;设置“森林美食餐厅”等主题功能区,以最贴近认知症长者的视角呈现活力、恬静及怀旧的环境氛围;设置“五感抚触墙”等认知感受训练项目,为长者提供安全、舒适、个性化、全面保障的宜居照护环境。
本市智慧养老院建设最重要的包含智慧入住、智慧餐饮、智慧健康、智慧生活照护、智慧安全防护、智慧运营管理六大板块。截至目前,全市已有32家基本完成建设任务,预计10月底,可完成今年实事项目建设任务。
上海市第四社会福利院按照“智慧终端+应用场景+数据展示”的方式,利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构建包含“智慧管理、智慧服务、智慧场景”在内的养老机构数字化体系,并通过对院“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更新级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能设备的集成应用,优化构建了协助排泄服务、智能助餐助浴、健康监测等十大场景,全方面提升管理和服务效率,满足院内高龄失能失智老年人多样化需求,提升住养服务对象获得感和幸福感。
上海长宁万宏悦馨养老院用数据驱动管理,为不同护理等级的老人量身定制护理服务项目,实现护理人员每天任自动分配,并通过信息化手段对护理人员工作进行引导和监督。院出入院管控、智能呼叫、智能安防等应用场景配置智能门禁、智慧云眼监控等多种物联网设备,为智慧养老运营的各种解决方案提供有价值的数据支撑。
上海市普陀城怡养护院以“管理、服务双提升”为目标,积极地推进智慧养老院建设。开发城怡通智慧养老综合服务管理平台,打造“从入院到离院”的全周期智慧服务体系,实现健康档案、护理医疗服务等各类数据电子化;利用智能交互设备等感知终端,结合GPS、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智能感知和数据融合,并通过AI分析院内长者的生活需求、表现特征等,推动形成“一人一案”精准服务方案及管理手册。
上海青浦区徐泾镇养护院配置全院数据化覆盖的“互联网 +智慧健康养老服务系统”,实现实时观测老人院内位置及防跌倒报警等,并配置智能手环及智能胸卡,设置主动报警和被动报警两种模式,确保工作人员可实时查看老人的健康状态及行走轨迹,实现实时安全监护。
上海浦东新区金色港湾老年公寓通过智慧健康管理、智慧生活照护等六大平台全方面提升院内管理和服务效率,实现了内核心角色全员信息化办公,护理员可用手机操作扫码生成每日护理任务,并借助平台及智能化设备对护理服务进行量化和执行跟踪,做到服务记录线上留痕,更好推动养老院运营管理向智能化、数字化升级。
以提升本市为老助餐服务供给,完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规划为目标,将新建40家社区长者食堂作为今年的为民办实事项目。9月底,已完成36家社区长者食堂的建设工作,占全年任务的90%。
黄浦区豫园社区食堂(又名“豫膳坊”),坐落于城隍庙附近,于今年5月10日正式开业,通过“AI智能”创新运营方式和“智能大厨”菜单式的暖心服务,为食客提供丰富可口的各色菜肴和温馨惬意的用餐氛围。借助菜谱大数据,社区食堂菜谱可实现每日更新,并可根据就餐老人的反馈调整定制,切实做到适老化、多样化。
静安区为提升老年助餐服务的多样性,满足老年人日益增加的助餐服务需求,让老年人有更丰富的就餐选择和口味选择。彭浦镇“小镇舒食”社区长者食堂自开业以来广受周边社区老年人好评,针对社区老年人的营养需求,提供低盐低脂少糖、适合老年人口味的餐品,牛肉煎包等特色餐品更是成为供不应求的网红点心;北站街道开设社区食堂提供早、午、晚三餐服务,涵盖鱼虾类、猪肉类、鸡鸭类、小炒类、素菜类、面食类六大类,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多样选择。
闵行区克服工业区资源有限,可利用闲置场所少等问题,装潢改造鑫都路2555号(某企业办公场所)作为社区食堂。食堂于今年7月10日对外开放,服务莘庄工业区5个居委、10个小区,惠及4500余名老年人,可提供早、中、晚三餐,食堂整体布局最大限度地考虑适老化元素,配备电梯、无障碍坡道、可助起桌椅、防滑地胶、拐杖方便扣等,确保就餐安全性和舒适性。
上海市民政局从2019年底起开展“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新型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试点,2020年到2022年底已累计为全市逾1.3万户老年人提供改造,有效提升了老年人居家生活的安全性和便利度。截至九月底,全市已完成6606户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提前超额完成今年实事项目的任务指标。
闵行区打造一支800余人的政策普及骨干力量,滚动举办政策解读和平台操作培训,针对性开展适老化改造宣传工作。依托(闵行)养老服务能力建设基地,分批组织“适老化改造”系列专场体验,增设适老化改造样板间,探索建立“政府补贴、多元筹集、家庭自负”的机制,推动更多老年人家庭享受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服务。
奉贤区格外的重视,区镇联动,做到早准备、早启动、早落实。早准备即前一年四季度做好调查摸底和部署安排。早启动即每年一季度召开专题会议,广泛宣传、积极推介、优化流程。早落实即以每月一报工作进度推进改造任务,推出一批集中评估签约、部分改造资金街镇垫付、社会资助等便民惠民做法,取得较好的效果。截止5月底,奉贤区率先完成年度任务。
嘉定区充分的发挥热心公益基金、企业的作用,减轻困难老人支付压力,同步加大适老化改造项目的组织发动和宣传引导工作力量,保证项目建设更好更快,市级资金使用更加精准。
崇明区最大限度地考虑本土实际,面向全区60周岁以上的低保家庭发放改造意向征询表,收集老人意见建议,制定了符合崇明老人需求的不同改造套餐,尽最大限度满足老人日常安全需要和生活需要。项目推进期间,按照“一乡镇一负责人、一村居一联络人”原则,落实“一户一评一案”人性化的需求评估,切实把实事办到老人“心坎上”。
虹口区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推出虹口特色产品包,增加更多可选择产品,并融入“智慧养老”、“物业+养老”等功能产品,确保适老化改造真正顺应老年人需求。同时结合美丽家园微更新项目,在部分小区实施社区环境与居家环境同步开展适老化改造,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提升老年人整体生活环境。
为提升困难重度残疾人生活幸福感、获得感,将“为5000户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进行无障碍改造”列为2023年上海市为民办实事项目,旨在通过系统科学评估残疾人残疾类别、残疾程度、居住情况、家庭状况、改造需求,并与残疾人家庭充分协商的基础上,确定个性化改造方案,满足残疾人生活起居、如厕沐浴和行动转移等居家无障碍需求,提升他们的自理能力与生活品质。
“为老旧小区既有电瓶车集中充电场所加装消防设施”作为今年上海市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旨在大大降低居住小区集中充电场所火灾风险,保障居住小区消防安全。主要实施内容有增设简易喷淋系统、加装火灾探测装置、在出入口、充电区域增设视频监控系统及更换电瓶车集中充电场所老旧电气线路,统一加装空气开关等断电保护设施。9月底,已完成742个小区加装工作,占全年计划74.2%。
本市高层居民小区建设起步早、增长快、总量大、情况复杂,存在建筑消防设施逐渐老化、消防安全设防标准偏低及专项维修基金不足等情况。今年,将“为100栋高层公房或售后公房实施建筑消防设施改造”纳入2023年上海市为民办实事项目,主要实施更新改造原有建筑消防设施,完善高层住宅楼层消防登高场地、室外消火栓、水泵接合器、消防水泵房等标识,完善管道井防火封堵,增配灭火器、火灾报警装置、简易喷淋、疏散指示标志、消防应急照明等消防设施设备,视情安装带有无线通信功能的独立式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等各类智慧消防及物联网系统等内容,以慢慢地提高高层住宅消防设施完好率。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