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海翔”轮二氧化碳泄漏事故最新进展:6名嫌疑犯被批捕

  山东省人民检察院今日(6月27日)通报称,近日,山东省荣成市人民检察院,依法对福建海运集团“”金海翔“轮在威海龙眼港二氧化碳泄漏事故中的

  5月25日16时许,福建省海运集团有限公司“金海翔”轮在威海荣成龙眼港维修期间,船载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发生二氧化碳泄漏事故,致10死19伤。

  在5月30日召开的事故处置工作进展情况通报会上,通报了事故原因,系当事货轮三副连续出现操作失误所致。

  据山东省政府事故调查组技术组组长、高级海事调查官张鹏飞介绍,船用二氧化碳灭火系统是目前国际上大范围的应用的船载消防设施,在发生火灾等紧急状况下,用来向机舱释放二氧化碳,达到灭火的目的。

  经专家组初步调查分析,“金海翔”轮灭火系统的二氧化碳释放进入机舱,不是船内发生火灾等紧急状况下的正常应急释放。

  事发当天,因船公司要求,“金海翔”轮船长安排三副到二氧化碳钢瓶间抄写二氧化碳钢瓶有关参数。三副在攀附二氧化碳钢瓶查看时,意外碰触开一个钢瓶的瓶头阀,导致该瓶内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管道系统。

  为防止管道内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机舱,三副通过微信向船载灭火系统检修公司的专业技术人员询问处置办法,试图将管道内的二氧化碳气体泄放掉。但在操作的流程中,又误触开启了增压阀,导致管道内压力气体顶开了通往机舱的总阀门,以及其它二氧化碳钢瓶的瓶头阀,致使大量二氧化碳气体释放进入机舱,报警器同步报警。

  由于船载灭火系统被意外启动,没有实现提前报警,当时,船舶修东西的人正在机舱内正常作业,高浓度二氧化碳造成人员中毒窒息。

  不过,对此事故,有业内人士认为,简单归结为个人的错误操作,难以消除下次发生同类事故的隐患,业界需要更深层次的思考。

  希望船级社及港口国、船旗国检查机关,对船舶相关设备做严格检查,避免因设计缺陷导致事故。

  此外,有的船东要求去二氧化碳间检查时,必须至少两人同去。因为二氧化碳间可能有泄漏,万一发生人员昏迷状况,另一人可以求救。